在萬眾矚目的科技盛宴中,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25于北京時間6月10日凌晨拉開了帷幕。此次大會,蘋果以“LiquidGlass”設計美學為核心,對其操作系統進行了自2013年以來最為重大的一次視覺重塑,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半透明、光影效果及圓角圖標界面。
此次更新覆蓋了iOS、iPadOS、macOS、watchOS、tvOS以及visionOS等全平臺,系統版本號也首次采用了“年份”命名方式,標志著蘋果操作系統進入了全新的命名時代。這一改變不僅增強了各平臺之間的同步性,也彰顯了蘋果對操作系統生態共進戰略的堅定決心。
然而,當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吉上臺宣布“首先是Apple智能”時,卻給眾多中國開發者和果粉澆了一盆冷水。在接下來的90分鐘演講中,盡管蘋果將重心放在了AI與Apple智能的革新上,但對中國大陸用戶而言,他們所能期待的似乎只有UI的更新。
“LiquidGlass”設計美學的引入,無疑為蘋果用戶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這種毛玻璃風格的UI設計,從鎖屏到主界面,從相機到Safari瀏覽器,再到控制中心及各大操作系統平臺,都實現了視覺上的高度統一。通過半透明、實時渲染、圓角圖標及光影反射等元素的運用,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iPadOS在此次更新中終于迎來了類似macOS的實用窗口機制。新的觸控抓手、多選窗口、分區拖拉等功能,配合鼠標和觸控盤的菜單欄設計,讓iPad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尤其是當連接鼠標和鍵盤時,iPad的體驗更加接近桌面級設備,為內容創作者和辦公用戶提供了更為全面的大屏使用體驗。
盡管如此,中國大陸用戶所能率先體驗到的,仍然只是這些“有感覺的表象升級”。真正的AI智能變革,對于國內用戶來說,仍然遙不可及。在WWDC25上,蘋果展示了圍繞Apple智能展開的眾多升級功能,從通信健康到開發工具再到消費體驗,AI的融入正在從點狀向面狀擴張,展現出蘋果在系統智能化方面的雄心壯志。
在開發者層面,蘋果首次開放了Foundation Models框架,允許調用本地AI模型生成語言、圖像或結構化輸出,并支持離線部署和保護隱私。這一革新為第三方應用接入AI助理、智能摘要、個性化推薦等功能打開了大門。同時,Xcode還集成了ChatGPT輔助功能,協助代碼編寫、自動生成測試和文檔,從根本上提升了開發效率。
然而,盡管Apple Intelligence在大會上大放異彩,但國內用戶卻很難在短時間內享受到這些功能。從實時翻譯、視覺識別到智能助手等核心功能,都與中國大陸用戶無緣。這意味著,隨著Apple Intelligence深度整合至核心功能,國內用戶在終端設備上的體驗將與海外市場產生越來越大的差距。
除此之外,watchOS 26推出的Workout Buddy功能也備受矚目。這一AI助手通過實時鼓勵語音、數據反饋和虛擬聲優等方式激勵用戶進行健康運動。然而,遺憾的是,這一功能目前僅支持英語版本,國內用戶同樣無法率先體驗。
同樣令人遺憾的是,iOS和iPadOS 26推出的全新Games App雖然整合了Arcade、排行榜和社交挑戰等功能,為付費訂閱者提供了諸多便利,但由于中國大陸尚未引入Apple Arcade,國內非訂閱用戶將很難享受其中內容。
在CarPlay方面,盡管蘋果推出了卡片式UI、支持Widgets等新功能,但面對中國新能源車企紛紛自研智能座艙的現狀,CarPlay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也顯得愈發微弱。而在visionOS方面,盡管推出了personas虛擬人、空間widget持久化等新功能,但由于高昂的價格和沉重的佩戴體驗,這些“亮點”在國內市場也很難得到普及。
WWDC25雖然為全球用戶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技術的盛宴,但對于中國大陸用戶來說,他們所能體驗的仍然只是冰山一角。隨著Apple Intelligence的深度整合和不斷進化,國內用戶在終端設備上的體驗差距將愈發明顯。面對這一現狀,中國用戶和開發者或許只能繼續守望或主動尋求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