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股份(600770.SH)在短短半年多時間內,再次成功掌握南通本地一家企業的控制權。5月13日晚間,綜藝股份公布了對江蘇吉萊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吉萊微”)的詳盡收購計劃,這一行動距離上次公告已近一個月。
根據該方案,綜藝股份將向吉萊微增資2.2億元,從而獲得增資后吉萊微總股本的45.2807%。交易完成后,綜藝股份還將掌握超過50%的表決權,實現對吉萊微的實際控制。
綜藝股份方面認為,此次收購將在短期內顯著提升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盈利能力。然而,外界對于綜藝股份此次收購標的的關注度似乎更高。吉萊微曾在2022年沖擊創業板,但在提交上市申請僅5個月后,便主動撤回了申請文件。從已披露的信息來看,IPO受挫對吉萊微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在行業頭部企業紛紛瞄準12英寸晶圓產線之際,吉萊微的6英寸晶圓產線仍在建設中。
盡管綜藝股份的業績有所回升,但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已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虧損額超過2.5億元。因此,吉萊微的加入或將成為綜藝股份實現盈虧平衡的關鍵一步。
回顧2022年,吉萊微曾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招股書,擬募資8億元,主要用于功率半導體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生產線技改升級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然而,當時的吉萊微就面臨著產能不足的問題,并需要進行外協加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品質量和訂單交付時間。
吉萊微原計劃通過上市募資建設一條6英寸晶圓芯片生產線與封裝線,但如今這條生產線仍在建設中。相比之下,行業內的其他頭部企業如揚杰科技和捷捷微電,已經擁有6英寸和8英寸的產線,并正積極布局12英寸晶圓產線。在當前以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尺寸為主的市場環境下,吉萊微似乎已落后于第一梯隊。
盡管如此,綜藝股份對于此次收購仍充滿信心。公司表示,收購完成后,將正式進入功率半導體芯片及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領域,進一步優化和延伸產業鏈條。同時,綜藝股份將整合吉萊微的IDM能力,補全產業鏈短板,增強在功率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契合國產替代的大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綜藝股份近期似乎有意圍繞南通本地尋找與現有產業有協同效應的資產,以快速增厚營收和利潤。例如,在2024年11月,綜藝股份就曾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綜藝光伏將投資1400萬元入股江蘇新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聚環保”)。當時,綜藝股份表示此舉旨在推動公司立足現有新能源業務,尋求外延式發展,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和收入,發展新的利潤增長點。
然而,與吉萊微相比,新聚環保的體量較小。盡管新聚環保在2024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達到了收購時的業績承諾,但市場對于綜藝股份此次收購吉萊微的熱情卻已趨于冷靜。自5月14日以來,綜藝股份的股價經歷了大幅波動。在收購公告披露后的首個交易日,股價從4.10元一度飆升至7.55元,但隨后迅速回落。截至6月10日收盤,股價報收5.38元,當日跌幅為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