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的AI應用正步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近期,字節AI部門Flow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與業務整合,其中,AI社交應用“貓箱”的負責人梁琛奇離職,由原AI生圖應用“星繪”的負責人西原(花名)接任,并計劃將星繪團隊并入“豆包”,由豆包APP端負責人陸游(花名)共同管理。
與此同時,字節推出了AI應用開發平臺“扣子空間”,該平臺依托字節生態,旨在提高辦公場景的結構化任務執行效率。一經上線,便受到了用戶的熱烈追捧,被譽為字節跳動版的“Manus”。
緊接著,在5月份,剪映推出了新一代AI營銷內容創作平臺“Pippit AI”,并迅速登上了周榜榜首。剪映還在國內上線了兩款新的AI產品。一款是搭載火山引擎的豆包大模型,推出了可以一鍵剪輯的“剪小映”,被視為剪映的簡化版。另一款則是“小云雀”,這是一款面向短視頻創作者、電商營銷人員以及普通用戶的AI視頻和圖片創作助手,具備更強的內容創作能力。
自2023年發布文生圖AIGC工具“即夢”以來,剪映一度保持低調。然而,近一個月內連續推出三款AI創作工具,作為字節AI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連串的動作不禁讓人好奇,這是字節適時的“秀肌肉”,還是因競爭對手的壓力而采取的快速反擊?
經過實測,這幾款AI工具各有千秋,但也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剪小映”功能簡潔,用戶只需在手機的本地相冊中選擇拍好的照片和視頻,即可智能生成視頻,并支持一鍵分享至多個社交平臺。然而,其生成的視頻效果并不驚艷,且高度依賴預設模板,成品間差異不大。
“小云雀”則更加專業,用戶需要先選定場景,再輸入提示詞或上傳本地素材,AI會根據需求生成創意腳本并剪輯成片。其產出的海報風格統一、文案生動,視覺效果專業,非常適合電商素材和vlog視頻。尤其是其“數字人AI”功能,能夠生成表情自然、語音清晰的推廣視頻,頗具“以假亂真”的效果。
不過,“小云雀”也存在一些缺點,如視頻中文字亂碼、字幕風格像營銷號、水印難以去除等問題。而“扣子空間”則是一個功能全面的AI應用開發平臺,無論是制作PPT、視頻、音頻,還是寫代碼、生成網頁APP,都能輕松應對。其還接入了GitHub、MySQL數據庫等一系列外部服務,進一步簡化了大模型調用流程。
字節跳動的AI戰略正逐步清晰。根據浙商證券的一份報告,2024年字節在AI領域的資本開支高達800億元,接近百度、阿里、騰訊三家總和,2025年預算更是翻倍至1600億元。如此巨大的投入,顯示了字節在AI領域的決心和實力。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AI助手類產品賽道上,字節仍需找到突破口。雖然其推出了眾多AI產品,但尚未在單一產品方向上形成碾壓性優勢。因此,字節開始整合旗下AI部門,提高資源利用率,并將有限資源聚焦在基礎模型能力的提升上,同時向表現優異的產品如“豆包”和“即夢”傾斜。
隨著字節AI在視覺生成產品上的突飛猛進,其競爭對手如快手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快手旗下的AI視頻產品“可靈”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與頭部公司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如何在業務擴張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盈利,仍是快手亟需解決的問題。
盡管如此,對于視頻生成這類尚未大規模落地和普及的AI應用來說,無論是抖音還是快手,都仍在積極探索自己的生態位,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