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引發廣泛關注的重大重組事件中,海光信息(股票代碼:688041.SH)與中科曙光(股票代碼:603019.SH)近日揭曉了合并計劃的更多細節。兩家公司將通過換股方式實現合并,其中換股比例定為1:0.5525,交易總額超過1159億元人民幣,此舉旨在打造國產算力產業鏈中的領軍企業。
此次合并覆蓋了從芯片設計到服務器制造,再到云服務的全產業鏈。市場對此反應熱烈,不僅吸引了大量資金通過信創ETF涌入,還推動了相關基金規模的急劇膨脹,部分基金規模甚至增長了20倍以上。這顯示出投資者對復牌后股價表現的強烈預期。
根據公告,海光信息的換股價定為每股143.46元,而中科曙光的換股價為每股79.26元,這一價格較基準日前120個交易日的均價上浮了10%。據此,每股中科曙光股票可以換得0.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此次合并交易金額巨大,達到了1159.67億元,這也是自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發布以來的首例上市公司間吸收合并案例。
合并完成后,中科曙光將退出上市舞臺,其所有資產、負債、業務、人員等將由海光信息全面接手。海光信息將借此機會成為國內首個橫跨芯片設計、服務器制造和云服務領域的綜合性企業,形成軟硬件協同的閉環,對國產算力產業鏈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海光信息專注于高端CPU和DCU芯片設計,而中科曙光則在服務器整機、存儲及云計算領域擁有深厚積累。兩家公司的合并將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國產算力產業鏈的升級和發展。市場普遍認為,這次合并將為公司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股價存在上漲潛力。
資金對這次合并的熱情從信創ETF的火爆表現中可見一斑。由于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自5月26日起停牌,投資者預期復牌后股價將上漲,紛紛通過信創ETF提前布局。數據顯示,近兩周內,共有66.15億元資金凈流入7只信創主題ETF,其中三只產品的資金凈流入超過10億元。
部分信創ETF的規模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如華夏中證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ETF的規模增加了5.3倍,而國泰國證信息技術創新主題ETF和信創ETF富國的規模更是從不足1億元分別增長了21.09倍和22.74倍。這充分顯示了市場對這次合并的積極預期。
面對信創ETF規模的急劇變化,多家基金公司近日密集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公告指出,由于基金標的指數權重股停牌,基金管理人無法及時調整投資組合,可能導致基金跟蹤誤差及跟蹤偏離度擴大。基金公司提醒投資者關注相關風險,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與此同時,多家基金公司還對旗下基金所持有的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進行估值調整,以更準確地反映其潛在市場價值。自6月6日起,包括蜂巢基金在內的多家公司陸續發布公告,宣布對旗下基金持有的停牌股票采用“指數收益法”進行估值。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對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的持有量相當可觀。96家基金公司共持有海光信息2.53億股,持股總市值達到357.34億元;而44家基金公司則持有中科曙光4916.38萬股,持股總市值為32.63億元。這些數據進一步凸顯了市場對這兩家公司的關注和看好。
隨著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的合并計劃逐步推進,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前景充滿期待。這次合并不僅將推動國產算力產業鏈的升級和發展,還將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和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