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了一份關于蘋果公司的研究報告,指出蘋果在最新一次的技術更新中,人工智能(AI)領域的突破并未如預期般顯著,暗示蘋果在AI賽道上的步伐可能比市場普遍預期的要緩慢。
盡管蘋果推出了名為“Apple Intelligence”的新功能,但據報告分析,這些AI功能的升級相對有限。更個性化的Siri版本仍在研發中,且目前僅支持20%的iPhone用戶。蘋果與谷歌Gemini的合作進展緩慢,同時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國市場的審批也尚未完成。
盡管如此,摩根士丹利仍維持對蘋果的“增持”評級,并設定了235美元的目標股價。報告認為,蘋果憑借其強大的生態系統、龐大的用戶基礎以及對隱私保護的高標準,在AI時代依然擁有競爭優勢。然而,短期內投資者的情緒可能不會因此發生顯著變化。在美股盤前交易中,蘋果股價穩定在201美元左右,距離摩根士丹利的目標價仍有16%的上漲空間。
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5)上,蘋果確實推出了一系列Apple Intelligence的新功能,包括更廣泛的語言支持、與ChatGPT的深度整合以及實時翻譯等。同時,蘋果還向全球超過3000萬的開發者開放了其大語言模型,這一舉措被視為類似App Store的重要時刻。然而,蘋果軟件負責人Craig Federighi透露,更個性化的Siri版本預計將在未來一年內推出,這一時間表雖然符合投資者預期,但仍顯較長。
目前,僅有20%的iPhone用戶能夠體驗到Apple Intelligence的新功能,這意味著蘋果在這一領域仍有巨大的升級空間。報告還指出,如果蘋果對高級Apple Intelligence訂閱服務收費9.99美元/月,那么僅需10%的用戶采用,就能完全替代谷歌TAC支付的全部費用。
報告還提到了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挑戰。蘋果智能服務在中國尚未獲得批準,而摩根士丹利的調查顯示,中國用戶對Apple Intelligence的興趣最大,90%的iPhone用戶表示愿意為此付費。因此,中國市場對蘋果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催化劑。
在硬件方面,蘋果引入了“液態玻璃”設計,旨在通過結合玻璃的光學品質和液體的流動性,提升用戶體驗。這一設計強調透明度和光線在用戶體驗中的重要性,并有助于在蘋果的各種硬件設備間創造更統一的體驗。
蘋果還在應用程序中引入了帶有動態控制組的半透明工具欄,以最大化屏幕顯示內容,使用戶在應用程序之間更輕松地導航。這些改進雖然細節至上,但在摩根士丹利看來,其重要性相對有限。
最后,報告指出,iPad在過去一兩年中取得了顯著進步,主要得益于iPad Pro的強大性能和iPadOS的最新更新。新功能如窗口平鋪、控制和尺寸調整功能,使iPad越來越接近成為真正的PC替代品。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iPad的構建量同比增長了9%,而PC出貨量(包括Windows 11升級)預計僅增長3%。盡管Vision Pro的消費者采用率仍然有限,但摩根士丹利認為蘋果的visionOS升級表明公司致力于其空間計算平臺,并有望在2026年底推出更適合設計和降規格的AR(和AI)版本Vision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