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的商超調改將會在更多的商超企業展開。
繼步步高等超市展開門店調改并取得理想成果之后,各大商超系統陸續展開門店調改。
葉國富在永輝超市3月17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表示,2025年永輝超市調改門店將達200家左右,并關店250至350家,計劃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門店的調整。同時,永輝改革小組將推進三大變革:一是組織變革,大力推進精簡高效的組織架構;二是運營變革,繼續推動學習胖東來模式;三是供應鏈變革,大力推進裸價、直采和自有品牌開發。
3月21日,經過一個多月的閉店調改,物美首家“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學清路店恢復營業。這也是物美集團發布30周年升級戰略后的首個示范項目。
反應迅速的天虹超市,早在2024年就展開了門店的自主調改行動。去年9月6日全新升級開業的sp@ce天虹超市3.0面市。開業前三天,在無促銷情況下,[email protected]日均銷售達117W+,同比增長102%;首周累計日均銷售環比增長超70%,完全達成調改預期。
2025新年前一周,“沃爾瑪新一代門店”云南昆明龍泉店和正大店正式亮相。新一代門店是沃爾瑪近年轉型戰略的集中體現。除了“顧客第一”這一點不變之外,是將傳統大賣場來了個“脫胎換骨”改造。
門店調改是商超企業在當前嚴重的市場環境面前必然選擇。
實際上,商超的調改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
一是消費需求升級變化后如何更好的滿足當前的顧客需求;
二是在當前零售市場環境下,如何通過門店調改適應當前的零售市場環境;
三是如何通過調改激發門店、組織的活力,提升企業新的競爭力。
對處于在當前食品行業市場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的商超企業,其門店的調改需要引起食品企業的高度關注。
縱觀這一輪商超企業的門店調改,商品調整是貫穿整個門店調改的主線。
在商品調整方面,大體調整了以下幾個方面:
--壓縮賣場面積:基本上大多門店都是由原來10000平以上的賣場面積,壓縮到3000--5000平,同時由原來的高貨架調整為低貨架。同時加寬賣場通道。提升賣場的精致化與舒適度。由此將會帶來較大的賣場商品的減少。
--減商品:基本上是由原來10000--20000個門店SKU商品,減少到3000--5000個商品。大量調整增加生鮮與現場加工熟食、烘焙商品。大量減掉無效、低效的商品。
--去品牌化:主要調整方向就是以自有品牌替換以往的品牌商品。譬如永輝、物美學習胖東來調改,大量用胖東來自有品牌以及本企業的自有品牌替換了以往的品牌商品,包括像天虹超市,也是用企業自有品牌大量替換了以往的品牌商品。主打、主推自有品牌。
--調整促銷方式:改變以往的“特價、低價”等傳統促銷方式。調整為一主打性價比的“顧客信任”營銷模式。
這幾個方面的調整,是當前商超企業面對新環境做出的正確選擇。
壓縮賣場面積是針對當前的零售市場環境必須要做出的調整。既突出了重點品類,又降低了門店的運營成本。
減商品、突出重點商品也是針對當前的零售市場環境,針對當前顧客的購買需求特征做出的經營策略調整。
去品牌化、以自有品牌替代,也是為了打造企業的商品差異化優勢,提升企業的商品競爭力,以“性價比”的差異化優勢重獲顧客信任。
在感受到這些可以看得見的調改變化的背后,更需要食品企業關注到的是企業背后經營模式、采購模式的變化。
一是單品貢獻度的提升:調改門店均實現了在門店面積壓縮、商品減少基礎上的業績大幅提升。這一方面來自于門店生鮮品類、熟食、烘焙等加工項目的貢獻。同時,門店的商品經營模式也在發生改變:重視門店的單品貢獻度、提升入店商品的單品銷售貢獻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
這一點務必要引起食品企業的高度關注。未來,連鎖商超系統其商品的選擇標準將會發生改變,在新的經營模式下,商超企業將會更加關注引進商品的銷售貢獻度。“進店即動銷,引進即爆品”將會成為連鎖商超企業選擇商品的主要方向。
二是去品牌化、大力發展自有品牌。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已經進入“雙品牌”時代,也就是制造品牌與渠道品牌并行的時代。
發展自有品牌是商超企業當前經營的必然選擇。對打造企業的差異化商品優勢,提升企業的經營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在歐美成熟市場商超自有品牌占比一般在20--30%左右。目前時期,在中國市場自有品牌的占比大約在5%左右。未來,大概率將會超過歐美的結構占比,有可能自有品牌占比達到50%左右。
因為中國的食品企業制造資源更豐富,產業資源更多。為商超發展自有品牌提供了豐富的產業制造資源。
目前,盒馬、奧樂齊已經走出了以自有品牌為主體的經營模式。據了解,目前,奧樂齊在中國市場有13個自有品牌,有近2000款自牌商品,占整個SKU占比達到90%以上。
商超發展自有品牌對食品企業來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是當前食品企業需要積極面對的問題。企業如何積極面對商超自有品牌的發展時機,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搶抓新的市場機遇是企業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大賣場、超市、便利店依然是當前中國零售市場的主要渠道力量,占有主要的市場份額。未來,商超企業通過調改,必然還將發揮更重要的渠道價值。
對食品企業來講,必須要及時把握這一輪商超調改在商品經營方面產生的新變化,帶來的新需求。及時跟上商超調改產生的市場新機遇。
一是必須要把打造大單品、爆品作為當前及未來與商超合作的主要方向。
改變以往多單品進店的傳統合作模式,積極尋求大單品合作方向。并且能夠具備商品進店短時產生引爆的動銷效果。
積極探討與大型連鎖商超系統深度合作模式,探討在產品創新、供應鏈整合、成本優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模式。徹底放棄以往標品進店、議價等傳統合作方式。
有能力的食品企業必須要探討與連鎖商超系統的直接合作。
二是積極探討與商超自有品牌的合作。目前,大多商超企業把發展自有品牌已經確定為企業經營變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在實際執行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包括產業洞察、產品創新、生產管理、品牌設計與營銷、供應鏈管理等。但這些問題并不會影響企業發展自有品牌的決心。
這也為生產企業探討與商超企業的自有品牌合作帶來了機會。
有長遠眼光、有企業優勢的食品企業,要抓住當前的時機,積極探討與商超企業發展自有品牌合作。發揮生產企業的相關優勢,去主動逆補商超企業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