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流玩具界,LABUBU無疑是當下的頂流明星,其熱度不僅頻繁登上熱搜,甚至引得銀行推出存款送LABUBU的活動,進一步推高了這一熱潮。這股熱潮也直接帶動了泡泡瑪特股價的飆升,6月10日,泡泡瑪特的股價一度攀升至262港元/股的歷史新高。
6月8日,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數據顯示,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憑借203億美元的身家,超越了牧原股份的創始人秦英林,成為了河南的新首富。LABUBU作為泡泡瑪特的重要IP,無疑在這一財富積累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然而,盡管LABUBU的熱度居高不下,但背后的養娃人們卻開始感到不滿。許多消費者反映,正規渠道搶購LABUBU困難重重,好不容易搶到卻又遭遇質量問題,而黃牛橫行更讓真假難辨。一位消費者抱怨道:“買個稱心如意的LABUBU太難了。”
在社交媒體上,關于LABUBU品控問題的帖子層出不窮,評論區更是被各種瑕疵產品的照片占據。從歪頭、禿頭到開線,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泡泡瑪特的投訴累計已超1.4萬條,其中“質量差”和“預售時間長”成為了高頻詞。
不僅如此,LABUBU的假貨問題也在國外引發了關注。一款名為LAFUFU的假貨在社交平臺上直接“出道”,被網友戲稱為LABUBU的“丑繼妹”。在正品質量不穩定和假貨泛濫的雙重打擊下,一些消費者對LABUBU的熱情開始消退。
泡泡瑪特作為資本市場的寵兒,與蜜雪冰城、老鋪黃金并稱為“新消費三杰”。然而,投資者對新消費的信仰也開始出現分歧。瑞銀等機構認為,當前市場對“新消費”的預期過高,存在短期下行風險。
泡泡瑪特的成功離不開其強大的IP運營能力,但IP的興衰也直接影響著公司的命運。如今,站在山頂的泡泡瑪特面臨著更大的考驗,設計、運營、制造等體系化能力成為了其能否持續打造經久不衰IP的關鍵。
消費者李念(化名)是一位毛絨玩具愛好者,她表示自己對LABUBU的期待在收到瑕疵產品后瞬間破滅。她先后兩次換貨,但每次都有新的問題出現,這讓她對LABUBU失去了興趣。在社交媒體上,像李念這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他們紛紛曬出自己收到的瑕疵產品,表達對泡泡瑪特品控的不滿。
對于品控問題,泡泡瑪特官方客服的解釋是制作過程中可能會存在染色不均、輕微劃痕或氣泡等情況,這是融入藝術設計的正常工藝情況。然而,這一解釋并未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消費者認為,他們愿意高價購買正版產品,就是希望獲得更好的質感和設計,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么購買正版的意義何在?
在維權方面,消費者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客服往往會先解釋產品瑕疵是正常現象,如果消費者繼續糾纏,則需要提供開箱視頻等全流程證據來證明產品瑕疵不是消費者的原因。在電商平臺購物時,有時甚至需要電商平臺的官方客服介入才能成功退貨。
泡泡瑪特的成功構建了一套“情感貨幣”體系,通過盲盒機制將隨機性轉化為情緒價值,并通過會員體系強化用戶生命周期管理。然而,品控問題正在侵蝕這種信任基礎。如果泡泡瑪特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其用戶黏性將受到嚴重影響。
泡泡瑪特還面臨著IP生命周期的考驗。盡管LABUBU當前熱度不減,但潮玩市場的消費者趨勢是流動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LABUBU,隨著文化審美偏好的變化,新的IP隨時可能崛起并取代LABUBU的地位。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泡泡瑪特需要在保持現有IP熱度的同時,不斷推出新的IP來吸引消費者。然而,爆火的IP孵化與IP生命周期的延長并非易事。泡泡瑪特需要持續投入并不斷創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潮玩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探索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的道路上,泡泡瑪特首先需要成為一個產品質量過硬、能夠應對泛濫仿品的公司。只有這樣,它才能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