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這家由吉利控股集團精心布局的“新能源汽車共享生態”戰略業務,近日在港股上市之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據悉,曹操出行有限公司(CaoCao Inc.)已順利通過港交所聆訊,并披露了詳盡的聆訊后資料集,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和廣發證券(香港)共同擔任其聯席保薦人。
自2015年成立以來,曹操出行迅速擴展其業務版圖,截至2024年底,其服務已覆蓋中國136座城市,其中當年新進入的城市數量高達85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總交易額(GTV)計算,曹操出行自2021年起便穩居國內網約車平臺前三甲,且在2024年成功躍升至行業第二位。
財務數據顯示,曹操出行的業績表現亮眼。2023年和2024年,其總GTV分別達到122億元和17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7.5%和38.8%。進入2025年,這一增長勢頭得以延續,第一季度總GTV達到4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9%,訂單量亦同步增長51.8%。
曹操出行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早在2024年4月,公司便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并在同年10月更新了上市申請書。經過一系列籌備,包括通過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曹操出行于今年5月再度向港交所遞交申請。如今,隨著聆訊的順利通過,其港股IPO已進入沖刺階段。
曹操出行的業務模式頗具特色,其對聚合平臺的依賴度較高。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來自聚合平臺的訂單量占比逐年攀升,從49.9%增長至85.4%。曹操出行通過向聚合平臺支付傭金以獲取用戶流量,這一成本占所促成GTV的比例相對穩定,保持在7%左右。
曹操出行在定制車服務方面有著顯著優勢。依托吉利集團的強大背景,曹操出行自2021年起便開始部署定制車和車服解決方案,目前主要運營兩款定制車:楓葉80V和曹操60。截至2024年底,其在中國31個城市部署了超過3.4萬輛定制車,成為網約車平臺上最大的定制車隊。定制車履行的訂單占比亦逐年提升,至2024年已達到總GTV的25.1%。
盡管業務表現強勁,曹操出行仍面臨盈利挑戰。近年來,隨著訂單量的不斷增加,公司營收持續增長,但凈虧損額雖逐年縮減卻仍未實現盈利。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凈虧損分別為20.07億元、19.81億元和12.46億元。長期虧損導致公司資金壓力較大,截至2024年底,其負債總額達到112.83億元,流動負債凈額為81.46億元。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并推動未來發展,曹操出行此次IPO所得資金將主要用于多個方面。一是改進車服解決方案及提升服務質量,包括支付保險、租賃電池、購買換電服務等成本以及廣告宣傳活動開支等。二是推出并提升一系列定制車,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每年采購約8000輛定制車并逐步替代過時車型。三是擴大地理覆蓋范圍,主要進軍中國西南地區、西北地區及華東地區的下沉城市。四是提升技術與投資自動駕駛業務,與吉利集團合作開發新的自動駕駛定制車型并采購Robotaxi。
在股權架構方面,吉利控股創始人旗下Ugo Investment持有曹操出行83.9%的股份,為最大股東。其他股東包括相城相行創投、Oceanpine Marvel、農銀投資(蘇州)等。
隨著港股IPO的推進,曹操出行有望獲得更多資金支持以推動其業務發展。未來,公司將繼續深耕網約車市場并積極探索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