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達股份近期公布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再次將其推至行業舞臺中央。在報告所覆蓋的年度內,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485.43億元的佳績,與上一年度相比增長了7.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達到了19.1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7.77%。
韻達業績的穩健增長,離不開其深入實施的生產力下沉策略。該策略以自動化設備的迭代升級和無人車規模化應用為核心,通過全面智能化改造轉運中心,以及在全國多地推廣無人車、無人機和無人驛站,實現了生產力的顯著提升。
韻達通過“三無”(無人車、無人機、無人驛站)技術的下沉,以及“數字化”工具的廣泛應用,不僅成功降低了單票核心成本21.9%,還減少了四項費用總計3.18億元。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運營效率,更為韻達構建了“技術賦能網點、成本反哺競爭”的獨特競爭優勢。
從廣闊的西北縣域到繁華的沿海都市,韻達正以其數智化能力為支點,推動快遞服務的全面革新。特別是在AI技術的加持下,韻達的未來前景更加令人期待。
在快遞行業的激烈競爭中,轉運中心的智能化升級成為了韻達降本增效的關鍵。近年來,韻達持續加大自動化技術的投入,通過全鏈條的數字化改造,實現了分揀效率和精準度的雙重提升,為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樹立了典范。
韻達在全國范圍內加速推進自動化技術下沉,科技賦能顯著提升了快遞運營效率與服務水平。以華南地區的廣州分撥中心為例,該中心引入了先進的矩陣分揀和交叉帶設備,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作業,分揀準確率超過99%,單日最高處理量突破數千萬件。通過精細化的運營模式,包裹在分撥環節的停留時間大幅縮短,為網點提供了強有力的倉儲支持,精準滿足了廣州服裝、美妝等產業的發貨需求。
在華北邊疆的呼和浩特韻誠網點,自動化轉型則聚焦于末端效率的提升。該網點建成的自動化網格倉配備了21個智能分揀格口,每小時處理能力達到7000件,顯著縮短了傳統人工分揀的時間。通過高頻次的運轉模式,末端派送時效平均提升了2小時,雙十一期間的包裹處理量也實現了顯著突破。該網點還依托自動化設備開通了跨境包裹的“機場直通”綠色通道,為跨境貿易提供了“當日達”的時效保障。
西南地區的昆明樞紐轉運中心,其智能化升級則緊密結合了區域產業特色。該中心憑借兩層分揀系統實現了效能的躍升,一層配備自動分揀與重力感應設備,每小時處理13萬件包裹;二層的三層超高速交叉帶系統處理速度較行業均值快20%,單小時可完成20萬票分揀。技術賦能下,云南的鮮花、咖啡等特色農產品寄遞效率顯著提升,斗南花卉市場的商戶通過韻達發貨,鮮花包裹可在24小時內送達全國消費者手中。
在快遞末端配送領域,韻達通過無人車、無人機、無人驛站等智能化設備的多元布局,構建了覆蓋城市、鄉村、特殊場景的立體化末端服務網絡。在城市末端配送場景,無人車成為了降本增效的核心工具。在江蘇蘇州、陜西寶雞等地,韻達的無人車顯著分擔了快遞員的配送壓力,提升了派送效率。
針對地形復雜的區域,無人機成為了突破地理限制的關鍵。在浙江嘉興,韻達X470無人機承擔了醫療物資的配送任務,飛行時效較地面運輸提升了兩倍以上。這款專為5G+物流場景設計的無人機,通過5G通訊實現了實時監控與人工介入,確保了偏遠地區的配送安全。
在末端服務創新方面,無人驛站通過智能化改造重塑了取件體驗。內蒙古海拉爾、吉林農安等地的韻達驛站升級為24小時智能自助模式,居民掃碼進出、語音引導取件,全程最快1分鐘即可完成。無人驛站模式不僅減少了人工投入,還通過自助化流程提升了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韻達推動的自動化下沉策略,正以強大的滲透力改寫快遞末端的游戲規則。這種“技術下沉+成本突圍”的雙重策略,不僅為韻達帶來了亮眼的財報成績,更展現了快遞行業從“規模競爭”向“科技競爭”轉變的清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