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這座被譽為“創新之城”的都市,近年來在機器人產業領域展現出了驚人的活力與潛力。提到深圳的“土特產”,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企業家群體,如今更添上了各式各樣的機器人。
近期,通過多次實地探訪深圳,一個鮮明的印象深植腦海——深圳已悄然成為機器人的樂園。從高鐵站的巡邏機器人,到地鐵里的安檢機器人,再到馬路上的環衛機器人,以及酒店、小區、寫字樓等各個角落的送餐、快遞、咖啡等機器人,它們無處不在,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濃厚的科技氛圍。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深圳目前擁有近6萬家與機器人相關的企業,數量居全國之首。這些企業去年為深圳貢獻了超過2000億元的產值,其中七家領軍企業更是躋身全球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百強名單。深圳在機器人產業的實力,可謂一騎絕塵。
深圳機器人產業的崛起,并非偶然。除了堅實的科研實力和制造業基礎,深圳還以“場景創新”為突破口,推動了產業的快速發展。深圳作為通信產業的佼佼者,早在多年前就普及了先進的通訊技術,為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提供了良好的通信環境。同時,深圳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推廣上,也走在了全國前列,這為機器人產業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了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深圳還積極開放AI應用場景,計劃建設“人形機器人城市應用試驗區”。社會各界對機器人的應用達成了共識,紛紛采購本地企業的機器人產品,以提高工作效率。深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能夠頻繁地接觸到、使用到這些機器人,它們成為了市民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深圳的南山區,作為GDP最高、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最多的城區,其機器人產業尤為發達。這里匯聚了眾多科研機構、知名高校和機器人公司,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產業集聚特色。業界將這片區域稱為“深圳機器人谷”。在這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已經蔚然成林,匯聚成谷,成為深圳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支柱。
深圳的寶安區、光明區等新城區也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龍崗區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企業數量已經超過350家,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更是入選了“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光明區則以光明科學園片區、明湖智谷片區為基礎,高水平建設國產人工智能生態創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盡管深圳在機器人產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面臨著基礎研究薄弱、土地面積受限等挑戰。然而,深圳正以積極的姿態應對這些挑戰,努力補齊短板,以保持其在機器人產業的領先地位。同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也在全力以赴地發展機器人產業,競爭日益激烈。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未來,將依賴于這些頭部城市的奮力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