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中國安裝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市安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建偉,與同濟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上海碼極客董事長申恒濤院士、上海建設工程綠色安裝促進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建剛、上海碼極客總經理閔鈺共同出席發布會。上海碼極客攜手上海市安裝行業協會,在劉建偉秘書長與申恒濤院士的共同見證下,正式發布行業首款實時空間多模態交互智能體——“安裝小靈通”。

劉建偉秘書長表示,當下,我國機電安裝行業正處于深刻變革期,工程效率、質量和安全至關重要。“安裝小靈通”是實時空間多模態交互智能體,能連接行業上下游、整合資源、提供智慧方案,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降低人為錯誤和合規風險,帶來經濟與社會效益。此次聯合發布,是協會推動行業數智化轉型的實踐,也是與科技企業探索行業新模式的舉措。
安裝小靈通開啟安裝行業數智化未來
“安裝小靈通”是安裝行業專屬的實時空間多模態交互智能體,基于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打造,能夠通過實時交互為行業提供智能化支持。它集實時技術指導、智能質量檢測、合規自動化及多模態交互于一體,可借助語音、視頻、AR標注等方式為施工人員提供管線鋪設、設備安裝等關鍵工序的規范查詢與操作指引;同時利用AI視覺分析隱蔽工程,自動識別焊縫不合格、管線錯位等施工缺陷并生成整改報告;還能實時核驗施工是否符合GB 50242等國標、地標及企業標準,有效規避合規風險。其多模態交互能力支持語音、圖像與傳感器數據融合分析,實現“所見即所答”的智能決策,全面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管控水平。
在消防泵房安裝場景中,"安裝小靈通"可自動調取《GB 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智能核對30余類設備安裝清單,確保施工全過程符合驗收標準,大幅提升工程合規性。
針對安裝行業長期存在的隱蔽工程監管難題,該智能助手通過實時視頻流分析技術,能夠精準識別未按規范設置的伸縮節、阻火圈等關鍵部件,實現質量問題的秒級預警,將傳統的事后檢查轉變為過程管控,有效保障工程質量安全。
這一創新應用標志著建筑安裝行業正式進入"AI+"時代,通過智能化手段解決行業痛點,為工程質量管控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安裝小靈通”背后的核心技術
“安裝小靈通”依托行業領先的多模態大模型架構(URANMFA),深度融合文本、圖像、視頻及傳感器數據,通過跨模態特征對齊與自研非線性特征運算技術,實現復雜施工場景下的精準智能推理。其核心能力建立在100億條建筑安裝行業數據的預訓練基礎上,涵蓋給排水、電氣、消防等千類場景,并采用小樣本學習(FSL)技術快速適配新規范與地方標準。系統采用云邊端協同計算架構,支持1.5B至70B+參數模型的靈活部署,適配各類工地邊緣計算環境,結合數字孿生技術可縮短項目交付周期30%。同時集成激光雷達、深度相機等傳感設備實時構建施工三維地圖,并具備自然流暢的雙工語音交互能力,允許施工人員在操作中隨時打斷并獲取動態指令,真正實現AI與施工場景的無縫融合。

WAIC發布:AI如何構建安裝行業智能化未來
“安裝小靈通”推動建筑安裝行業實現三大智能化躍升: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以AI實時知識庫替代傳統老師傅經驗模式,使新人上崗效率提升50%;從“人工巡檢”到“AI全時監控”,通過物聯網與AI視覺融合技術,實現質量隱患秒級預警,漏檢率下降65%;從“被動合規”到“主動防控”,系統自動生成合規報告,提前規避90%以上因標準遺漏引發的工程糾紛,全面推動施工管理進入智能決策新時代。自動生成合規報告,規避90%以上因標準遺漏引發的糾紛。
安裝小靈通在WAIC的成功亮相,不僅是一次產品發布,更是建筑安裝行業擁抱AI、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