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1日,即本周三,紐約金融市場收盤時,ICE美元指數出現了顯著的下滑趨勢,具體跌幅達到了0.48%,最終收盤點位確定為98.621。在整個交易日內,該指數在99.221至98.525的區間內波動。尤為在北京時間晚上8點30分,當美國CPI通脹數據公布時,ICE美元指數迅速作出反應,從99.05左右急劇下跌,一舉跌破98.60大關。
與此同時,另一項重要的美元指標——彭博美元指數也呈現出下跌態勢。具體而言,該指數當天下跌了0.29%,最終報收于1207.13點。在交易時段內,其波動區間為1212.24至1205.64點。這一表現進一步印證了美元在市場上面臨的壓力。
從市場反應來看,美國CPI通脹數據的公布成為了影響美元指數走勢的關鍵因素。數據的意外表現可能引發了投資者對美元未來走勢的擔憂,從而導致資金流出美元資產,進而推低了美元指數。這一動態再次凸顯了經濟數據在金融市場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投資者對經濟數據的敏感性和反應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ICE美元指數和彭博美元指數均出現了下跌,但兩者的跌幅和波動區間存在差異。這反映出不同指數在構成和計算方法上的差異,以及市場對不同指數的認可度和關注度不同。然而,無論是指數的具體數值還是其走勢,都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場參考信息。
美元指數的下跌也可能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美元的走勢對國際貿易、資本流動和金融市場穩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投資者和決策者需要密切關注美元指數的動態,以便及時作出調整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