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隆游戲展上,微軟攜手ROG推出了一款備受矚目的Xbox品牌掌機——ROG Xbox Ally和Ally X。這一消息不僅讓玩家們驚喜,也讓業界對掌機市場的新動向產生了濃厚興趣。早前有傳言稱,微軟將在Xbox品牌25周年之際推出掌機,而此次發布顯然比預期提前了許多。
Xbox掌機在外觀設計上最為顯眼的特點并非其標志性的綠色,而是兩個寬大的手柄,為用戶提供了更為舒適的握持體驗。硬件配置上,這款掌機與ROG自家的Ally系列掌機相比,可以說是常規升級版。盡管在科隆展上提供了有限的試玩機會,但從已公開的信息和試玩視頻中不難看出,Xbox掌機在創新方面略顯保守。
早在2023年,ROG發布初代Ally掌機時,許多PC玩家就已經開始用它來體驗XGP服務或進行串流游戲。如今,Xbox掌機主打的依然是這些游戲服務,這無疑讓一些期待新鮮感的玩家感到些許失望。然而,Xbox掌機的亮相卻標志著掌機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時刻——三大主機廠商首次齊聚掌機市場。
任天堂的Switch系列已經步入了第二代,盡管在硬件和游戲陣容上不如初代那般驚艷,但首發銷量卻十分喜人,全球范圍內七周內便售出了超過600萬臺。索尼的新“PSP”——PlayStation Portal雖然只能進行串流游戲,但作為PS5生態的重要補充,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現在,微軟攜Xbox掌機入局,主打高性能與Xbox服務一體化,為掌機市場增添了新的活力。
任天堂Switch的成功無疑開啟了“巨型”掌機的新紀元。過去,掌機被定義為“能放進口袋”的小型設備,而現在,“能拿在手上”已成為新的標準。Switch在主機形態上的大膽創新背后,是傳統的游戲理念支撐。其核心依然是任天堂自家的獨占游戲,這些游戲不僅吸引了大量玩家,也讓任天堂主機成為了唯一能夠體驗這些游戲的平臺。
相比之下,索尼的PS Portal則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它的推出曾讓不少PSP愛好者感到失望,認為索尼背離了傳統。然而,從推動PS5生態的角度來看,PS Portal無疑是成功的。它擁有與PS5手柄一致的HD震動和自適應扳機,8英寸1080P屏幕在當時也屬領先。更重要的是,作為串流設備,它更輕、續航更好,能夠迅速連接并進入游戲。
PS Portal的推出反映了索尼正努力將游戲服務化,圍繞PS5打造包括軟硬件、訂閱增值等在內的全方位服務。而微軟作為三大主機廠商中資金和研發實力最為雄厚的公司,其Xbox掌機的推出更是引人關注。盡管Xbox在主機市場中表現平平,但微軟通過Xbox在云服務方面獲得的經驗卻遠超競爭對手。Xbox掌機或許不是一款走量的設備,但其背后的戰略意圖卻不容忽視。
有消息稱,Xbox掌機將于10月上市,售價分別為899美元(Xbox Ally X)和549美元(Xbox Ally),這一價格遠高于PS5和Switch 2。這或許意味著Xbox掌機并非為了大規模銷售而生,而是微軟在布局PC掌機生態、搶占市場先機的重要一步。與SteamOS類似,微軟或許希望將集成了自家服務的定制化Windows系統授權給第三方,從而推動PC掌機成為主流。
盡管Xbox掌機在體驗、能效方面可能不如SteamOS,但微軟在全球PC巨頭中的合作經驗無疑將為其助力。如果能夠迅速與其他品牌合作推出各檔次Xbox掌機授權產品,那么微軟將有望在PC掌機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這一舉動不僅可能對任天堂Switch構成威脅,也可能促使索尼在PC掌機領域投入更多資源。從這個角度來看,Xbox掌機的推出無疑為掌機市場帶來了新的變數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