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與喜馬拉雅并購案塵埃落定,音頻市場迎來新變局
經過長時間的流言蜚語,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與喜馬拉雅控股的并購案終于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近日,TME宣布與喜馬拉雅及其他相關方達成了并購協議,這一消息迅速在二級市場上引起波動,TME美股盤前股價飆升8%,而在線音頻領域的另一參與者荔枝FM則盤前大跌超過10%,市值縮水至不足千萬美元。
根據協議條款,TME將以12.6億美元的現金,加上一定數量的騰訊音樂A類普通股(不超過總股數的5.1986%,具體數量基于交易交割前五個工作日的已發行及發行在外普通股計算),以及為喜馬拉雅創始股東預留的不超過總股數0.37%的騰訊音樂A類普通股,收購喜馬拉雅100%的股權。以TME當前市值計算,此次交易中涉及的股權對價約為15.81億美元,整體交易對價達到28.4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04億元。
對于此次并購,喜馬拉雅在官方公告中明確表示,公司將繼續保持現有品牌、產品獨立運營、核心管理團隊以及戰略發展方向的不變。這一表態無疑為喜馬拉雅的用戶和合作伙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在內部信中,喜馬拉雅創始人余建軍和聯席CEO陳小雨表達了對于此次并購的積極態度:“我們相信,通過共享資源和共同研發,我們能夠更加專注于提升用戶體驗和創作者收益,攜手共進,讓我們走得更遠、更穩。”
回顧喜馬拉雅的發展歷程,盡管其在“耳朵經濟”賽道中一度領跑,但IPO之路卻頗為坎坷。自2021年起,喜馬拉雅先后四次沖擊IPO均未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其長期虧損的財務狀況和增長放緩的業務表現。數據顯示,從2018年至2022年,喜馬拉雅累計虧損超過31億元,而營收增速也在近兩年顯著放緩。
然而,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喜馬拉雅在音頻市場的地位依然不容小覷。其龐大的用戶群、豐富的有聲書資源和知識IP原創內容,使其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此次并購完成后,這些優質資源將注入TME,進一步完善其全場景音頻娛樂矩陣。
對于TME而言,此次并購不僅是對其長音頻內容版圖的重要補充,更是應對來自字節跳動等競爭對手挑戰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崛起,音頻市場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變化。字節跳動憑借算法優勢和免費模式,在音頻市場迅速擴張,對喜馬拉雅等傳統音頻平臺構成了巨大壓力。
為了鞏固自身地位并應對競爭挑戰,TME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其內容生態。此次并購喜馬拉雅,將使其獲得大量優質的長音頻內容資源,進一步鞏固其在音頻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通過整合喜馬拉雅的用戶和創作者資源,TME將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并提升創作者收益,從而實現雙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購案仍需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反壟斷審查批準等相關前置條件的滿足后才能正式交割。因此,在相關流程完成之前,這場交易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然而,無論如何,此次并購案已經為音頻市場帶來了新的變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