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國債吸引力的逐漸減弱,東南亞債券市場正成為資本追逐的新熱點。盡管收益率已觸及歷史低位,投資者依然蜂擁而入,推動了一場由“美元資產拋售潮”和區域降息預期引領的資金流動加速。
據彭博社最新數據顯示,東南亞國家10年期債券相對于美國國債的平均收益率已降至自201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然而,本季度外資對東南亞債券的需求卻異常旺盛,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均迎來了顯著的資金流入。這一資本流動趨勢的背后,是投資者對美國資產擔憂情緒的加劇,以及對東南亞央行可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預期。
馬來西亞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之一,本季度吸引了近50億美元的外資流入。市場普遍預期,該國央行——東南亞最后一個尚未降息的主要央行——可能在7月啟動降息。這一預期進一步提振了投資者對馬來西亞債券的興趣。
與此同時,泰國和印尼也分別吸引了14億美元和2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迎來了至少三個季度以來最強勁的資金流入。全球基金對這兩個國家的債券投資熱情高漲,反映出投資者對東南亞地區經濟前景的樂觀態度。
在這場“拋售美國”的交易中,投資者似乎更愿意接受較低的回報,也要逃離美國資產。星展銀行駐新加坡固定收益策略師Eugene Leow分析指出,隨著投資者重新配置美元資產,東南亞債券將繼續受益。他強調,東南亞地區的增長和通脹前景仍然需要央行提供更多政策支持,這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對該地區債券的信心。
美元前景的惡化也為東南亞債券提供了額外的推動力。本地貨幣的走強降低了資本外流的風險,為區域內央行降息以支持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債券因其穩固的AAA評級和相對健康的財政狀況而備受關注,成為替代美國國債的安全避風港。
瑞士隆奧銀行駐新加坡高級宏觀策略師Homin Lee表示,穆迪下調美國主權評級凸顯了新加坡AAA評級的相對財政健康。他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新加坡債券將繼續吸引更謹慎的債券投資者的興趣。目前,新加坡10年期收益率已接近2022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泰國和馬來西亞同期限債券收益率也徘徊在歷史低位附近。
香港近期利率的“反常”走低也為美元資產敲響了警鐘。過去一個多月來,香港隔夜利率持續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而同期美國利率卻高達4%以上。考慮到港幣與美元的掛鉤關系,這種巨大的利差本應提供一個幾乎無風險的套利機會,但套利機制卻似乎“失靈”了。資深財經記者和分析師Robin Harding指出,這反映出投資者對美國金融資產的擔憂增加、興趣減弱。
Harding還提到,特朗普稅收法案中的某些條款,如第899條,對國際投資者來說就像是把刀架在了喉嚨上,因為它威脅要提高外國投資的稅收。他警告說,這種威脅如果頻繁出現,最終會導致投資者認真對待,從而進一步加劇對美國金融資產的擔憂。
在這場資本流動的大潮中,東南亞債券市場不僅吸引了追求回報的投資者,還成為了尋找替代美債避風港的資金的聚集地。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憑借各自的優勢,成為了投資者眼中的新熱點。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東南亞債券市場表現出色,但全球金融市場的壓力信號仍不容忽視。特朗普在貿易政策上的搖擺不定雖然尚未導致金融市場崩潰,但香港等市場的情況表明,它們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在這場資本盛宴中,東南亞債券市場能否繼續保持其吸引力,以及全球金融市場將如何演變,都將成為投資者密切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