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業界傳出消息稱,OpenAI與谷歌已經達成了合作協議,這一合作將使得谷歌云成為OpenAI訓練和運行AI模型的主要算力提供者。此前,由于OpenAI與微軟之間存在的鎖定協議,這一合作一直未能實現。直到今年1月之前,微軟一直是OpenAI的獨家云服務提供商。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Brian Nowak及其團隊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谷歌云與OpenAI的這一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這一合作有望推動谷歌云業務的加速增長。盡管目前谷歌云的年化收入已接近500億美元,并且保持了20%至30%的增長率,但與亞馬遜的AWS和微軟的Azure相比,其市場份額和增速并未展現出明顯的優勢。Nowak認為,OpenAI的加入可能成為谷歌云加速增長的催化劑。
報告還指出,這一合作釋放出谷歌對其長期搜索地位充滿信心的信號。長期以來,市場上一直存在對OpenAI的ChatGPT等產品是否會顛覆谷歌搜索主導地位的擔憂。然而,Nowak認為,如果谷歌真正擔心搜索業務受到威脅,它不太可能將關鍵的算力提供給潛在競爭對手。這表明谷歌對其用戶基礎、數據資產以及創新節奏有著充分的信心。
在算力選擇方面,雖然尚未確認OpenAI將使用谷歌的TPU還是GPU,但報告推測更可能依賴谷歌的GPU來滿足計算容量需求。這樣做可以保持OpenAI在整個基礎設施中的一致性,避免供應商鎖定,同時也無需工程師熟悉新的芯片架構。
對于谷歌而言,這一合作可能標志著其云業務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隨著生成式AI推理階段的持續發展,OpenAI將需要越來越多的算力支持。作為參考,今年早些時候,OpenAI已經與CoreWeave簽署了價值119億美元的協議(包括3.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并最近將該協議額外延長了40億美元。這表明OpenAI在算力方面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
報告還提到,隨著谷歌芯片產能限制在下半年有所緩解,這可能成為推動谷歌云更快、更持久增長的驅動力。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未被完全計價的潛在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一潛在合作的條款和規模尚未公布,但分析師預計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不斷發展,OpenAI與谷歌之間的合作可能會進一步加深。這一合作不僅有助于提升谷歌云的市場份額和增速,同時也反映了谷歌對其核心搜索業務長期競爭力的內部信心。
然而,報告也指出,盡管OpenAI對谷歌搜索業務構成了一定的競爭壓力,但相比之下,meta的AI產品可能對谷歌的搜索業務構成更大的結構性威脅。不過,目前meta AI仍需證明其商業化能力。
總體來看,谷歌云與OpenAI的合作將為雙方帶來互利共贏的局面。對于谷歌而言,這一合作有助于提升其云業務的市場份額和增速;而對于OpenAI而言,則能夠獲得更強大的算力支持,進一步推動其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