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果零售巨頭百果園的董事長余惠勇就社會上關于水果價格高昂的議論作出了公開回應。在一則視頻中,余惠勇深入探討了水果行業的現狀與百果園的經營理念。
余惠勇指出,盡管水果作為日常消費品看似普通,但真正了解水果品質與價值的消費者并不多。他強調,百果園始終致力于提供高品質水果,并承認不同品質的水果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即便外觀相似,內在品質也可能相差四五倍。他提到,市場上便宜的水果往往供過于求,而真正優質的好水果則供不應求,這是導致價格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面對“百果園太貴”的聲音,余惠勇表示,公司擁有數千萬會員,這些會員正是認可百果園價值的核心消費群體。他認為,商業行為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消費者的無知,另一種則是教育消費者變得成熟。百果園選擇的是后者,致力于通過教育消費者,讓他們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對百果園的價格表達了質疑,有人感嘆“月薪2萬也吃不起”,還有人認為百果園的價格上漲但質量卻在下降。然而,余惠勇表示,百果園在成本控制上還有優化空間,但絕不會以降低品質為代價來換取低價。
百果園自2001年由余惠勇以400元起家創立以來,經歷了快速的發展。然而,自2023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后,公司業績出現了波動。2023年,公司營收增速驟降,歸屬凈利潤增速也大幅下滑。進入2024年,百果園的營收和凈利潤更是雙雙負增長,公司出現了近五年來的首次凈利虧損。
有消費者反映,在百果園購買水果時感受到了價格的壓力。例如,有消費者在百果園購買了四個進口櫻桃李,花費高達51元。盡管百果園曾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實現千億營收和萬家門店的目標,但截至2024年底,其零售門店數量卻同比凈減少了966家,加盟店數量也從6081家減少到了5116家。
然而,今年暑期熱播劇《長安的荔枝》的播出,恰逢新鮮荔枝上市,為百果園帶來了一波熱度。荔枝品類的銷售額超過了7700萬元,百果園集團的股價也因此一度上漲超過20%。
盡管短期內股價有所波動,但百果園在水果零售市場的地位依然穩固。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和市場的挑戰,百果園將如何調整策略、繼續前行,值得業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