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吉利近日公布了其超醇電混技術,這一舉措在汽車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技術被視為甲醇燃料汽車的升級版,不僅為乘用車帶來了超長續航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種非傳統的純電方式,實現了與主流新能源汽車相同的目標。
吉利的這項技術創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吉利碳倉”技術。該技術能夠實時捕獲車輛排放的二氧化碳,并通過二氧化碳加氫技術轉化為低碳甲醇,供車輛循環使用。這一技術的研發成功,不僅有助于減少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更為甲醇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
在甲醇汽車領域,吉利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其遠程星瀚H醇氫電動牽引車以一箱甲醇成功穿越河西走廊,行駛里程達1522.9公里,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吉利在甲醇汽車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以及甲醇汽車在實際應用中的巨大潛力。
甲醇汽車市場的起步雖然處于初級階段,但已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據統計,我國甲醇汽車保有量已接近3萬輛,其中吉利汽車投放市場的甲醇汽車數量占據主導地位。這一數據充分說明,甲醇汽車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并具備了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
吉利汽車在甲醇汽車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始于2005年,經過多年的努力,已成功掌握了多項關鍵技術。其甲醇汽車產品在動力性能、環保性和經濟性方面均表現出色,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駕駛體驗。
與傳統的燃油車相比,甲醇汽車在使用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百公里醇耗約為9.2升,折合每公里出行成本遠低于燃油車,且燃料補充速度快,有效消除了用戶的里程焦慮。
然而,甲醇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仍需要解決甲醇加注站布局不完善的問題。吉利汽車在積極推動甲醇加注站的建設的同時,也在探索更多適用于甲醇汽車的應用場景。預計未來,在商用車、重卡等領域,甲醇汽車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吉利汽車之所以致力于發展甲醇動力,主要是基于其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從甲醇燃料的制備、儲存、運輸到加注站的建設和運營,吉利已經形成了全面的產業鏈閉環,為其在甲醇領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