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廣州車展的璀璨燈光下,一個神秘展臺悄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便是鴻蒙智行展臺及其傾力打造的尊界車型。華為以其獨特的魅力,再次展現了其“點石成金”的能力,尊界的首秀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私享方式呈現,展區被圍得水泄不通,只有受邀的VIP才能一睹其真容,媒體們更是只能憑借口述和記憶中的草圖,傳播著這款神秘新車的消息。
華為的這一舉措,不僅僅是為了產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每一個“界族”車企都能因此受益。問界已經成功推動了賽力斯的崛起,而尊界的背后,則是滿懷期待的江淮汽車。江淮汽車在股市上的熱度,與車展現場相比毫不遜色。從7月到11月,其股價漲幅接近300%,市值一舉突破千億大關,成為汽車行業的新焦點。
然而,與高昂的市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江淮汽車的業績表現并不盡如人意。盡管2024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但扣非凈利潤依然處于虧損狀態,且歷史業績中扣非凈利潤持續虧損已超110億元。銷量方面,江淮汽車也面臨著下滑的壓力,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增長緩慢,整體市場表現乏善可陳。
盡管如此,資本市場對江淮汽車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這主要得益于尊界項目的潛力。江淮汽車將尊界視為其在新能源車市場突圍的關鍵,為此不惜投入巨資。今年3月,江淮汽車宣布構建兩個純電平臺,其中X6平臺便是為了尊界而打造的豪華新能源平臺。9月,江淮汽車又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49億元用于高端智能電動平臺開發項目,即尊界合作項目。
尊界的定位是百萬元級別的超豪華新能源車,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中國車企中,只有比亞迪仰望在價位上接近這一水平,但尚未使用“超豪華”一詞。因此,江淮汽車可能將成為第一個涉足超豪華新能源車制造的中國車企。然而,制造超豪華新能源產品并非易事,中國車企在這方面缺乏經驗和水平。江淮汽車能否造好超豪華車,將是尊界能否成功的基礎。
尊界還面臨著市場的考驗。盡管50萬元以內的智能電動車市場已經競爭激烈,但在50萬元以上,特別是百萬元級別的市場,純電車的接受度并不高。銷量最好的車型如仰望、小米等,都是依靠差異化的產品定義和品牌流量加持才取得如此成績。尊界作為一款對標邁巴赫級別的超豪華新能源轎車,需要拿出更多創新點來吸引消費者。
華為與主機廠的合作歷史也并非一帆風順。賽力斯作為首個合作車企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奇瑞與華為的合作也曾遭遇團隊分歧,直到高層出面才解決。北汽與華為在極狐項目上的合作也未能取得預期的成功。因此,江淮汽車雖然一心要與華為深度綁定,但能否實現高效協同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超豪華級別市場與主流市場不同,它更看重品牌、調性和歷史積淀。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華為還是江淮汽車,在尊界項目上都有所欠缺。江淮汽車能否借著與華為合作的尊界實現華麗轉身,還需要市場的進一步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