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重要里程碑,年產量首次跨越千萬輛大關。這一迅猛的發展勢頭,直接帶動了汽車芯片市場需求的急劇攀升。為應對這一變化,眾多中國汽車制造商與科技巨頭正積極投身汽車芯片的研發競賽,力求在這一關鍵領域取得突破。
傳統燃油汽車通常需要配備500至600顆芯片,但隨著汽車行業的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新能源汽車的芯片需求量已激增至約1000顆,而對于高度智能化的車型,這一數字更是躍升至2000顆以上。據預測,當汽車實現L5級自動駕駛時,其所需芯片數量或將達到驚人的3000至5000顆。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周峰指出,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演進,每輛汽車所需的車規級芯片數量及價值將持續上升。這一趨勢不僅推動了汽車芯片需求的激增,更為國內芯片產業鏈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數據顯示,2024年前10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均超過9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和33.9%。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顯著提升了市場對汽車芯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各大整車企業紛紛涉足汽車電子領域,特別是汽車芯片的研發與應用,成為行業發展的新亮點。
為搶占先機,國內已有十余家整車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或投資等方式,積極進軍汽車芯片市場。這一舉措極大地加速了汽車芯片的研發進程及其在汽車上的實際應用,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