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地區一家規模最大的奧迪4S店突然宣布關閉,這一消息迅速在汽車行業內引起了廣泛討論。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在接受騰訊汽車采訪時指出,今年4S店授權經營模式正面臨嚴峻的考驗,預計全年將有約4000家4S店退出市場,且下半年的退網數量將超過上半年,達到約1500家。
事實上,從數據上看,汽車4S店的退網趨勢已持續多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至2023年,全國范圍內已有超過8000家汽車4S店關門停業,平均每年退網數量超過2600家。這一數字無疑揭示了汽車零售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王都在近期舉行的2024汽車金融產業峰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和行業內持續的“價格戰”給傳統主機廠和經銷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市場風險加劇,競爭愈發激烈,導致經銷商行業普遍出現大面積虧損。王都強調,當前的市場環境對經銷商來說尤為艱難。
財聯社的報道進一步指出,受“價格戰”影響,許多經銷商面臨著“高價提車低價賣”的困境,終端交易價格與廠家指導價之間的“價格倒掛”現象已成為行業常態。郎學紅分析稱,豪華品牌的倒掛幅度尤為顯著,普遍達到30%,部分品牌甚至高達50%。當“價格倒掛”達到30%或40%時,經銷商已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大量經銷商選擇退網,但并非所有退網的經銷商都完全退出了汽車經銷業務。有資深行業人士透露,今年退網的經銷商數量可能遠超4000家,或達到一萬家以上。但這些退網的經銷商中,有不少轉向了新能源領域。例如,蔚來汽車高級副總裁魏健就曾透露,過去一年內已有超過40家傳統豪華品牌經銷商選擇轉投蔚來,其中不乏保時捷、瑪莎拉蒂、寶馬、奔馳等國際知名豪華品牌的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