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商用車領域迎來深刻變革之際,一場匯聚了行業精英與專家的盛會——“2024商用車產業合作發展大會”于11月26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大會由《中國汽車報》社主辦,中汽兄弟承辦,九州國際協辦,旨在深入探討商用車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及路徑。
商用車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建設與經濟運行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近年來,中國商用車市場在新能源化、智能化、網聯化及海外出口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在大會現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閆建來指出,當前汽車產業正處于變革與生態重塑的關鍵節點,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推動傳統動力向電動化轉型,同時智能革命正賦能智能網聯汽車的變革。
閆建來進一步預測,盡管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技術短期內難以完全覆蓋商用車市場,且新型燃料內燃機技術的應用前景尚不明朗,但到2030年,電動商用車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20%左右,至2060年將增長至80%以上。他強調,新能源與智能化是商用車轉型升級的重要目標和抓手,將為市場帶來無限商機。
在海外出口方面,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國際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曉紅表示,中國商用車出口量持續增長,1至10月出口量達到75.5萬輛,同比增長22.5%。他指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劇變為中國汽車出口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新能源與智能網聯產業的先發優勢,中國汽車產業正在推動出口的高速發展。
在探討如何為中國商用車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能時,廣東九州國際會展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家政介紹了“2025深圳國際商用車生態博覽會暨國際卡車文化節”的籌備情況。他表示,在政策與市場轉型的雙重驅動下,中國新能源商用車迎來新機遇,而打造文化IP、實現品牌“出海”和標準出口是提升品牌溢價能力的有效路徑。
中環汽研(北京)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汽車報》社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強化賦能中國汽車綠色低碳轉型。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圍繞重型車使用場景細分領域,聚焦市場產品運營數據發布、碳足跡核算、用戶畫像、卡友車輛選型等項目進行合作,助力汽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大會還舉行了《商用車智能化與自動駕駛》沙龍研討,來自行業內的精英、專家學者及終端使用者等多方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商用車智能化與自動駕駛技術的最新進展、挑戰與機遇。他們圍繞如何加速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引領商用車行業邁向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新紀元展開了深入討論。
大會不僅為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平臺,還通過一系列精彩的活動和研討,為商用車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將積極應對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把握新機遇,共同推動中國商用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