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卡思數據(ID:caasdata6),作者:卡思數據,授權轉載發布。
“廠花又接到新活了!”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上次發生這事還是上次。”
9月8日晚間,主播雨化田和一位交通警察的連麥直播片段,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眾多網友圍觀。截至發稿,話題#沒想到西廠公公又有新活了#閱讀量達到2.5億。
在和交警連麥之前,雨化田就因為和反詐警察老陳的連麥直播出圈。一周之內,雨化田身份陡然轉變了兩次,先成了反詐宣傳員,現在又接到了交通宣傳員的重任,這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在這些熱搜背后,更值得關注的是政務公職人員利用短視頻和直播等網絡媒介,花式整活的各種嘗試。連麥西廠公公,只是政務號貼近大眾的一種嘗試。可以想見,這種方式在被印證有效之后,會被更多機構賬號效仿。
但“人傳人”現象可能不會再次出現,畢竟當下的熱度總是轉瞬即逝,宣傳方式也要隨時變化。
01“西廠很忙”
一周前,河北省秦皇島市公安局海港分局民警陳國平連麥了快手主播雨化田。
“哥,你是真的嗎,是真的嗎?”,一開始,雨化田還有些迷惑。
看清胸前的徽章和警號、確認對方身份后,雨化田變了臉色,從嬉皮笑臉變成嚴肅認真,幾分鐘內就成功被”收編“,成為一名反詐主播。
評論區有人發問了:“我知道陳警官肯定是真警察,可雖然但是,我還是想問通過PK發展下線來普法,他是認真的么?”
老陳確實是認真的。在幾天內,老陳先后連麥了快手、抖音的多位娛樂主播,產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對話。據“快手日報”統計,老陳的直播觀看人數超過2300萬,登上快手熱榜23次。
由于嚴肅警官和“卑微”主播的對白過于喜感,年輕人又樂于觀看“翻車”現場,這些連麥直播的片段也在微博、B站等平臺被廣泛發酵。現在,B站甚至出現了“西廠公公B站分廠”的視頻賬號,專門搬運這些精彩花絮。
在各社交媒體帶動下,“網絡反詐大軍”日益龐大,也成功助推“國家反詐中心”APP登上蘋果應用商店下載榜首。
9月9日上午,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還發布了一則視頻,專門講解國家反詐中心APP的功能和作用,目前話題閱讀量已達到1.3億,最高升至微博熱搜榜第6位。
自此,“國家反詐中心”APP徹底出圈。與此同時,諸多藍V賬號也在密切關注這場“直播盛事”。
9月6日,張警官前來連麥,也希望雨化田宣傳一下交管12123的軟件,同時勸導大家“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雨化田接了這個新活兒,并保證,他一定能完成任務。這場直播連麥視頻發布后,雨化田又登上了熱搜。
短短一周時間,雨化田的快手賬號漲粉60萬,從“反串達人”轉型為“反詐達人”和“交通安全宣傳大使”。
在警官老陳嘗試之前,這種和主播PK連麥的宣傳方式,還沒有被驗證過。但兩次實驗,則證明了直播連麥,對于宣傳政務知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除了直播連麥,還有哪些方式可花式整活政務賬號?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圍觀下抖音、快手上的政務號生存現狀。
02政務號抖、快生存現狀
從2018年起,就陸續有政務機構在抖音、快手開設賬號,并一改此前嚴肅、沉重、冗長的政務信息傳播“畫風”,吸引了大批受眾。
到2018年年底,據抖快公開數據,抖音、快手入駐的政務機構數量就超過了6500個,發布的視頻數量逼近30萬個。
尤其是近兩年來,隨著短視頻內容制作能力的普及和標桿案例的出圈,短視頻平臺上的政務號也進入到了高速增長期,其中,又以政法、外交、共青團、文旅、健康衛生等機構表現突出。
據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9年底,政務抖音號就已經達到了1.738萬個,而到去年底,這個數據攀升至2.61萬個。另據快手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快手平臺也吸引了1.5萬個政務機構入駐,它們不僅在快手上更新視頻,還積極使用起了效率更高的直播武器。2020年,光政府系統直播總數就超過了6萬場,觀看人數超過66億。
盡管政務號的整體增速極快,也涌現出了多個高粉賬號,如耳熟能詳的@中國長安網、@四平警事、@合肥交警、@孝警阿特等,但是相比于“量”上的增長,“質”上的突圍仍是擺在多數政務機構前的難題。
以抖音為例,盤點4-6月增粉最快的2000個賬號,卡思發現:相比于媒體,政務號出現在高增粉賬號中的比例嚴重下滑,僅有10個賬號上榜,其中,又有6席季度增粉量不過百萬,且呈現出“公安政務號”一邊倒的情況。
增粉難只是其中一面,另一面,我們還能看到政務號在運營過程里的諸多問題。常見有三:
一,不考慮機構自身屬性和本職工作,盲目追求賬號熱度和收益;
整理抖音上的政務號內容,基本可分為四類:劇情段子、機構人員風采展示、時事新聞資訊播報以及普通政法宣傳等。但除了頭、肩部賬號在積極做內容更新,越到腰尾部,搬運熱點視頻、發布與機構屬性無關內容、或是盲目蹭熱點的情況越明顯,并沒有基于自身特色做好“議題設置”,也無法承擔起給用戶提供真正有用的信息和服務的作用;
二,開通政務號目的不純,或因“政績、業績”需要,或是“隨波逐流”,很多賬號處于“開號即弱更、停更”的狀態,僵尸號已批量存在;
據《2020年抖音文旅傳播影響力指數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共有293個地級市,截至2020年1月,地級市文旅機構開設抖音政務號的有188個,占總體的64.2%,但有66個賬號在一個月內沒有發布過視頻,而縣級文旅機構開設抖音號更是多達605個,但實際更新的只有239個。
開號即弱更、停更的狀態并不只是出現在文旅領域,在抖音,搜索“XX鎮人民政府”、“XX縣XX局”等關鍵詞,都能查詢到大量處于“半死亡”狀態的賬號。
三,內容創意能力弱,為更新內容而更新內容,部分機構甚至為緩解人手緊張問題,請起了外包機構服務。
誠然,政務賬號的運營過程中也存在難題。
非媒體出身,在信息采集、內容創制能力上,都不及傳統媒體想響應及時、迅速;而在追梗、造梗的能力上,又無法與普通KOL一樣“任性”,各種隱性、顯性的限制,都會阻礙機構創作者的發揮,讓出圈難度變大。
03政務號如何“花式整活”?
但陳警官接地氣的直播連麥PK,無疑驗證了政務號“花式整活”可帶來的神奇功效。
事實上,各路政務號在短視頻平臺中“花式整活”的歷程由來已久。
正如我們上文提到的,自2018年開始,各級公安單位、地方政府機構、文化旅游部門就陸陸續續進駐到抖音、快手。而入駐并不意味著結束,如何通過有效的運營方式打破公眾對政府機構的刻板印象,讓原本嚴肅的內容變得更具觀賞性、傳播性,并最終達到傳播正能量、促進政府和人民相互了解等作用才是它們運營的關鍵。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不少政務號使出渾身解數,希望通過別出心裁的方式來博得用戶注意。在陳警官之前,我們就看到過很多解鎖了“內容姓政,表達姓網”的接地氣操作:
比如@孝警阿特,以90后民警阿特的第一視角,帶領廣大網友們“沉浸式”走在執法第一線,“不是在抓人就是在抓人路上”的阿特,足跡遍布于賭場、毒品交易場所、賣淫嫖娼窩點等各大犯罪場所。在刺激而又具有代入感的抓捕過程中,仿佛跟隨著警察參與了全程的廣大用戶們不僅滿足了自身的好奇心,也在無形之中受到了普法教育的洗禮。
隸屬于四平市公安局、早在2018年就走紅的@四平警事,目前在抖音上的粉絲量已經達到1503.7W,該賬號通過原創普法喜劇的形式進行普法教育,話題涉及禁毒、掃黑除惡、搶劫、禁酒駕等普法常識。演員精彩的演繹、獨創的“段子手”式東北喜劇,一改政務號在用戶傳統印象中刻板嚴肅的形象,迅速受到了用戶的喜愛,并數度登上了政務類短視頻影響力第一名。
@四川監獄,在吳亦凡被刑拘之時緊跟熱點,趁勢發布了一條內容為“30秒帶你了解罪犯改造生活”的視頻,不僅在抖音爆火,還隨即登上了微博熱搜,一周話題閱讀量突破8.6億次。而自這個視頻全網爆火以后,@四川監獄一改以往機械的科普式講解,轉而開始以劇情短片和監獄vlog作為主要內容,從而使得各項數據均有了明顯提升。
政務號發布內容的目的之一在于“連接”,即不僅要讓更多人看見,還要讓他們從心底里接受,這就要求政務號的運營在不脫離”政務"屬性的基礎之上,除了保持“真實”“質樸”的特色外,還應該不斷創新,以此來融入到互聯網語境之中。
可以建立親民人設,像共青團中央官抖就以“團團”自稱,俏皮而討喜,很容易拉近和用戶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像@四川監獄一樣追熱點、趕潮流,快速撬動流量;還可以像@四平警事這樣將普法知識融于趣味性故事之中,達到寓教于樂的傳播效果。
“老陳”的出圈不會是個例。我們相信,在褪去高冷、放下身段,找到恰當的對話方式后,還會有更多的政務號憑借直播、短視頻強勢出圈,掀起新一輪的流量狂歡。
當然,這次的出圈事件除了讓我們看到政務號在宣傳方式上的別出心裁,“西廠廠公”順應局勢、成功轉型“正規軍”的一系列敬業操作同樣收獲了不少好感。
在人氣大幅提升的同時,不少原先不關注娛樂直播的用戶也因為他接連幾次的精彩表現而對此萌生出了濃厚興趣。在陳警官連線的眾多主播之中,“西廠公公”之所以能夠聲名鵲起、帶動并推動話題的熱度,成為“第一位登上央視的主播”,背后的原因同樣值得主播、達人們揣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