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8月6日消息,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黑貓投訴與新氧科技聯合發起中國醫美行業規范發展倡議,抵制黑醫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并宣布黑貓投訴成為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的官方投訴平臺。
據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介紹,5月21日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啟動以來,新氧平臺累計攔截問題機構58家,疑似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14685人次,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2099例,總處理違規內容29729條。此外,新氧還處理違規日記9180篇、處理未打碼日記1743篇、違規總封號351個。
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1769億元,醫美用戶達1367.2萬人。與此同時,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占行業14%,合法合規醫美機構僅占行業12%,合法醫師僅占行業28%。
艾瑞預計,市面上流通的針劑正品率只有33%,非法醫美場所90%以上流通醫療美容設備都是假貨,可能存在不到10%的正品和水貨通過多手租賃或走私進入市場。
白皮書顯示,醫美事故高發于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傷致殘人數約為100000人,多數消費者投訴報案無門,維權異常艱難。盡管有8.6%的醫美用戶有投訴意向,而采取投訴行動的醫美用戶只有1.8%,最終成功投訴的醫美用戶更是僅有0.7%。
張力明認為,醫美行業仍然面臨嚴峻的發展形勢:黑醫美數量依然龐大、行業自律任重而道遠;互聯網已成為黑醫美的溫床,機構和垂直醫美平臺越正規越不掙錢;抗衰老、非手術類是黑醫美的重災區。
因此,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黑貓投訴、新氧科技聯合發起了中國醫美行業規范發展倡議,號召合法合規開展醫美服務,嚴查“生美做醫美”現象,維護專業醫美醫師聲譽,持續打擊惡意營銷,制度化、長期化整肅醫美藥品、器械,共同促進行業凈化,捍衛消費者健康安全。
早在今年5月,新氧科技啟動中國整形美容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新氧公益救助項目,首期投入1000萬元。這些資金分為三大部分,包括救助黑醫美等意外事故受害者,先天面部畸形患者,以及全面開展醫美陷阱防控相關工作,全面發揮新氧在面部修復上積累的優質醫療資源。
張力明表示,下一階段,要將新氧平臺治理能力產品化、技術化,向外輸出。同時升級用戶風險指數和機構風險指數,加強醫美消費者的科普宣教,為求美者避雷,整合各方資源,推動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進入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