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汽車部門最近的一則人事變動引起了美國電動車市場的震動。2018年從特斯拉加入蘋果公司的汽車負責人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日前正式宣布加入福特汽車。這也令蘋果的造車計劃增加變數。
福特正在從一家傳統汽車廠商轉型為由數字服務和連接驅動的移動科技企業。去年10月,福特任命吉姆·法利(Jim Farley)為CEO,開啟了“福特+”的變革。
法利表示,菲爾德的加入對公司而言是一個“分水嶺”。福特將為菲爾德專門創建一個首席先進技術和嵌入式系統官的新職位,他將領導福特的車輛控制、企業連接、功能、集成和驗證、架構和平臺、駕駛員輔助技術和數字工程工具,并直接向法利匯報。
新的管理架構也凸顯了軟件和數字連接在汽車行業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未來所有的用戶體驗都通過嵌入式系統來實現。”法利表示。
包括福特、大眾在內的傳統車企都在積極轉型,希望成為未來移動出行市場的領導者。在本周舉辦的慕尼黑車展上,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自動駕駛有很大的商業潛力,但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的第一批車隊可能會在2025年左右上市。”
目前尚不清楚菲爾德離開蘋果轉投福特的決定對于蘋果造車計劃意味著什么,菲爾德拒絕透露他在蘋果的工作。
蘋果的造車計劃“泰坦”一直被視為其最大的秘密計劃,當全球的科技巨頭們都涌向造車領域時,蘋果汽車也被寄希望成為蘋果的下一款顛覆性產品。
但蘋果對汽車的布局始終模糊,人們甚至不清楚蘋果到底是在專注于自動駕駛軟件的開發還是整車的設計和制造。
今年早些時候庫克在談到關于蘋果汽車項目時說道:“在我看來,自動駕駛是一項核心的技術,退后一步來說,汽車在很多方面就是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做很多事情,人們也將會看到蘋果公司的工作。”
日本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Akira Yoshino)上個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大膽預測,蘋果將會在2025年左右進入電動車市場。他還表示:“如果是這樣,那么它們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宣布一些事情。”
外界猜測,蘋果可能會推出一款采用先進電池技術的電動汽車,目前正專注于供應鏈的建設。除了菲爾德以外,蘋果還雇用了前特斯拉負責工程的副總裁邁克爾·施韋庫茨(Michael Schwekutsch)擔任蘋果公司特殊項目組的工程高級總監。
近期蘋果公司又引入了多名汽車領域人才,其中包括今年6月聘請的原寶馬汽車高管、寶馬i3之父克朗茨(Ulrich Kranz),克朗茨在寶馬工作了30年之后,還曾加入過法拉第未來(FF),但僅工作了三個月,此后創立了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初創公司Canoo。
今年早些時候,蘋果還挖走了保時捷負責底盤開發副總裁以及一些特斯拉高管,馬斯克曾嘲諷蘋果是“特斯拉墓地”。
目前蘋果也在積極尋求汽車供應商,外界曾猜測蘋果是否能與特斯拉合作。不過在威爾士卡迪夫商學院教授、汽車工業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威爾斯(Peter Wells)看來,這種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蘋果公司不太可能與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合作,這是因為兩家企業都在科技行業非常強勢,誰會率先屈服蘋果成為它的供應商,這是最大的問題。”威爾斯表示。
蘋果汽車布局十年尚未現出端倪,這對于近期入局的小米而言也是一個警醒。資金和人才對于小米而言都不是問題,但即便是坐擁幾千億美元現金流,能任意從特斯拉挖來高管的蘋果公司的造車之路也走得異常艱辛,這說明有錢和有人并不能決定成敗,電子消費企業要進入造車領域比人們想象的要更難。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