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型銀行交通銀行近日宣布了一項大規模的發債計劃,旨在增強資本實力和滿足監管要求。根據交通銀行發布的公告,該行將于12月27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包括三項發債融資議案在內的七項議案,計劃融資總額高達5700億元。
具體而言,交通銀行計劃發行不超過2000億元的資本工具,包括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用于補充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該行還計劃發行不超過3700億元的非資本債務工具,其中包括3000億元的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券(TLAC債券),以補充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
這一計劃是交通銀行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發債計劃。此前,該行單次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發行計劃很少超過10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計劃發債規模并不等同于實際發債規模,以TLAC債券為例,盡管計劃發行規模不超過1300億元,但截至11月28日,該行僅發行完畢一期300億元的TLAC債券。
交通銀行此次發債的背景之一是置換已到期的資本工具。今年以來,該行贖回了2019年發行的兩筆資本工具,分別是30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和400億元的永續債。與工農中建四大行相比,交通銀行的資本實力相對較弱,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均低于四大行。因此,此次大規模的資本補充計劃有助于交通銀行充實自身資本力量。
交通銀行還面臨補充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的監管要求。2023年,該行首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位列第一組別。根據要求,到2027年之前,該行需滿足第一階段總損失吸收能力要求。據測算,交通銀行目前距離該要求存在靜態缺口,但仍有充足的時間提升其總損失吸收能力。
交通銀行表示,此次發債計劃旨在通過內生性資本補充和多渠道資本補充相結合的方式,保持健康的資本充足率水平。此舉不僅有助于提升該行的資本實力,也有助于其更好地應對監管要求和市場競爭。
交通銀行的這一舉措也反映了當前銀行業面臨的一些挑戰和機遇。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監管要求的不斷提高,銀行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資本實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同時,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也是銀行業獲取資金、優化負債結構的重要途徑之一。
對于交通銀行而言,此次發債計劃無疑是一次重要的戰略舉措。通過實施這一計劃,該行將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資本實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為未來的業務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這也將有助于該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交通銀行此次發債計劃規模較大,但并不意味著該行突然出現了很大的資本缺口或資金缺口。實際上,多家國有大行均有數千億元不等的已公布但未發行的債務工具發行計劃。因此,交通銀行此次發債計劃更多的是為了提前布局、優化負債結構、提升資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