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的反補貼案引發了廣泛關注。意大利經濟學家弗拉迪米羅·賈凱對此發表見解,直言所謂“中國產能過剩”的說法并無根據,他認為歐盟若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將可能帶來反效果。
賈凱指出,產能過剩已成為針對中國商品采取關稅措施的萬能借口,而非通過市場手段應對。他特別提到電動汽車領域,強調中國生產的許多電動汽車主要用于滿足國內市場,且中國國內消費并不低。中國品牌的電動車品質已逐漸超越德國、日本、美國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良好,因此不能簡單將其歸咎于產能過剩。
賈凱進一步分析,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成功源于產業政策的提前布局,相較于歐盟,中國在政策規劃的時間上更具優勢。他認為,歐盟希望通過加征關稅保護自身汽車產業,但這只會適得其反,阻礙歐洲企業的正當競爭和技術升級。
賈凱強調,如果歐洲企業依賴高關稅來獲得保護,就會失去通過正當競爭發展的動力,進而影響技術研發和升級,長期來看只會因關稅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