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這是老子所推崇的人生境界,如今,這句話在阿里巴巴的一號人物張勇身上得到了完美展現。
9月10日,張勇按原計劃卸任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完成權力交接,緊接著他又卸任阿里云董事長,徹底離開了這個打拼16年的戰場。而繼任者是阿里原班長老——給阿里帶來過關鍵性投資的“財神爺”蔡崇信和“阿里第一代程序員”吳泳銘。
張勇的突然離開,令外界紛紛做出猜測,這是在權力斗爭中失利,抑或他本人志在他處?
從創建雙十一到天貓品牌化、從跨進無線時代到抗擊疫情穩住大局,張勇帶領過阿里高歌猛進,也走過了一段很不容易的路。沒人否認他的功績。阿里為張勇頒發了第一個 “功勛阿里人” 的榮譽稱號,并將投資 10 億美元,支持他設立與掌管一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繼任者蔡崇信用“成績斐然”四個字高度概括了張勇為阿里所做出的貢獻。
▋ CFO的功與過
張勇加入阿里前出身盛大CFO,再之前,他在安達信和普華永道工作了十年。財務出身的張勇身上有著職業經理人的獨特烙印:穩中求新。
2007年,張勇加入阿里時,淘寶正陷入困境。他開創性地把“光棍節”變成了“網購狂歡節”,從5200萬成交額一路高漲到5571億,雙十一成為中國電商的年度盛事。天貓品牌的推出抓住高端市場,與京東抗衡。
張勇又抓住移動互聯網的趨勢,堅定推進“all in 無線”戰略,使得手機淘寶一躍躋身為全國三大超級APP,阿里巴巴實現了移動互聯時代的跨越式增長,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超級贏家。
張勇出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后,進一步推進消費升級,投資了蘇寧、銀泰,入股高鑫零售,打造品牌盒馬,收購餓了么、優酷等,在電商之外,逐漸覆蓋零售、云計算、本地生活服務、文娛等一系列業務。
如果說馬云是阿里帝國的造夢者,那張勇就是創造一個又一個風口的人。
但創業容易守業難。
隨著阿里成長為擁有20萬員工的超級巨輪,護城河被侵蝕,整體結構化畸形,價值觀與實際背離等問題陸續爆出;馬云金融峰會講話引發的連環風暴,蔣凡出軌事件,女員工疑似性侵事件,阿里云服務器史上最大規模宕機事故等各種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
有人指出張勇早該下臺了,現在天貓干不過京東,淘寶干不過拼多多,下面收購的餓了么干不過美團外賣,優酷干不過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阿里頹勢明顯。張勇吃到天貓帶來的甜頭,堅持品牌升級的戰略,這在之前或許是對的,但在2019年后平臺監管、抗擊疫情、消費降級等眾多挑戰下,風向明顯扭轉。
“鄙視拼多多、理解拼多多、成為拼多多”的背后是中國電商邏輯的改變。而阿里沒有抓住先機。
網友“林慕白”分析:
“真正的敗筆,是在2020年埋下的。
2020年,疫情到來,經濟下行,拼多多大爆發。天貓變成了品牌天貓,這個階段只要是品牌,都可以獲得大量的流量。天貓期望以此對抗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而實際上,拼多多當時的現狀是,有大量做低價的商家,卻缺少腰部有品質,有服務能力的商家,百億補貼只能帶來有消費力的消費者,而不能帶來腰部商家。
天貓這一波品牌天貓,直接把腰部商家的流量截走。2020年雙十一,那是我畢生遇到的第一個朋友圈靜悄悄的雙十一,往年雙十一,要么曬公司雙十一大戰,要么曬交易數據,要么曬幾部打印機快速快速打單,而2020年的雙十一,一片寂靜。這一天過后,我就聽聞身邊有大量的天貓商家磨刀霍霍準備進去拼多多。這一年的雙十一實際上交易額不差,只是全給了品牌。腰部商家才是天貓最寶貴的菁華啊,這批商家,有品質,有服務,有團隊,有付費能力,并且極度忠誠。
而張勇活生生把天貓培養起來的低價、腰部商家以及消費者都送給了拼多多,成就了拼多多的崛起。”
而一位天貓電商也表示,阿里不再是以前的阿里,馬云曾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張勇所做的似乎在拋棄這曾經的口號。他深切感受到這幾年整個淘系的服務費和軟件幾乎全都在急劇上漲,從收費6萬元的“生意參謀”到收費萬元的“店小蜜”,阿里在抄襲擠走許多服務商家的軟件后,再高額收取服務費,讓許多中小商家感到苦不堪言。
他說“這些操作可以讓阿里的營收急劇上漲,從短期看我覺得張勇是阿里的搖錢樹,給阿里帶來很多的財富,但我覺得這個財富是靠殺雞取卵獲利的,多商家被逼的做不下去只好去尋找其他平臺。”
一直喊著消除中間商的人卻成了最大的中間商。
作為公司員工,一些老阿里人表示,他們經歷過雙十一最火紅的年代,說“那時感到幸福,大家都是戰友,三觀也很正,一股勁奔著一處使,有錢一起賺,有苦一起吃,大家都想創造出價值。”后來,隨著加入的新人越來越多,阿里的這股氛圍似乎變渾濁了。
阿里變了,高光不在,我們很難說這都要怪張勇,恐怕換一個人也不會像張勇這樣處理得好了。
▋ 程序員的光輝過往
現在的阿里需要改革,需要創新。與張勇和蔡崇信都出身CFO不同,吳泳銘是程序員出身。
吳泳銘,阿里4號員工,也是阿里首席程序員之一。
2003年,淘寶項目啟動,他是馬云親點的七名大將之一,曾擔任過B2B、淘寶、支付寶等多個重要業務的首席技術官,并帶領創建了集團的核心業務阿里媽媽平臺,創辦了手機淘寶,執掌過阿里健康。2015年他又創辦元璟資本,顯示出投資天賦。憑借積累的20億元個人財富,吳泳銘進入胡潤富豪榜,成為“史上最有錢的程序員”之一。
在AI浪潮背景下,馬云將吳泳銘這樣又懂技術又有商業頭腦的人才,安插在接班人的位置上,顯然是想抓住新一輪技術革新。
而吳泳銘一上任,宣布確立兩大戰略重心:用戶為先、AI驅動。與此同時,他還對管理團隊年輕化提出了明確要求和目標。他表示,4年內,要讓85后、90后作為主力管理者刷新業務管理團隊,創造讓更多年輕的阿里人成為阿里的核心力量的機制和文化環境。
與穩重求新的張勇不同,吳泳銘的個性更勇于嘗試新事物。尤其是在用人上燒的第一把火,令人嘩然。
正如網友“飛鳥入林”所說:“十幾年前的阿里吸引不到高學歷人才,而這十幾年阿里發展太迅猛,讓這群人吃盡時代紅利。順風仗打多了,真到無風,甚至逆風的時候,這群人就傻了眼。”這群“沒水平”高管還占著各個重要的位置,吳泳銘就要打破陳規,推倒重來。
重病需猛藥,改革動真刀。阿里這次抽出原班班底重新掌舵,是否能讓阿里重回昔日巔峰,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