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人人網的登錄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不少網友反映,在嘗試登錄人人網時遇到了賬號密碼錯誤的提示,懷疑該平臺已經停止服務。對此,人人網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則“服務升級公告”,將此次升級比喻為“換車”,意在給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
作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校園社交平臺之一,人人網(原名校內網)于2005年創立,2009年更名為人人網,并在2011年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市值一度接近百億美元。然而,好景不長,面對微博、微信等平臺的沖擊,人人網逐漸失去了用戶和市場,盡管其掌門人陳一舟進行了多次業務嘗試,但均未取得成功。
2018年,人人網社交平臺業務相關資產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多牛傳媒。盡管如此,人人網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在新的東家手中繼續尋求發展。然而,近年來,人人網并未在互聯網上掀起太大的波瀾,逐漸被年輕一代所遺忘。
陳一舟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通訊是騰訊的強項,其他公司在這一領域很難與之競爭。這一觀點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因為騰訊憑借其在社交關系鏈上的高度綁定,構建起了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
如今,人人網因辟謠無法登錄而重回公眾視線,但這一波熱度恐怕難以持久。在互聯網江湖中,話語權始終掌握在年輕人手中,而人人網已經失去了這一群體的青睞。
對于人人網來說,盡管它承載了許多90后的青春回憶,但在快速變化的互聯網環境中,它已經失去了競爭力。盡管人人網仍在努力“換車”升級,但恐怕已經無法挽回其在社交領域的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