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湖南益陽地區一學生因參與所謂“死亡游戲”身體出現不適,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該游戲以“夢回大唐”等名目在校園內流傳,實則潛藏巨大安全風險。
據悉,這款游戲要求參與者靠墻深蹲、深呼吸后憋氣,并被人按壓胸口,迅速進入窒息狀態。此種行為極易導致青少年出現頭暈、頭痛,甚至可能引發腦損傷、心臟驟停等嚴重后果。
“死亡游戲”并非首次出現,其類似形式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已在校園中流傳。盡管教育部門多次發出警告并要求學校加強管理,但此類游戲仍屢禁不止,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專家指出,青少年群體普遍存在的獵奇心理是推動此類游戲傳播的重要因素。他們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追求刺激與挑戰,往往忽視潛在的危險。從眾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們參與此類游戲。
為有效遏制“死亡游戲”的傳播,學校應加強安全教育,創新教育方式方法,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游戲的危害性。同時,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密切關注學生課余活動,及時發現并制止危險行為。
家長同樣需承擔起監護責任,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和社交圈子,及時發現并引導他們遠離危險游戲。社會各界也應共同努力,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管,切斷危險游戲在網絡上的傳播途徑。
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和獨立思考能力至關重要。通過生命教育等課程引導他們珍惜生命、遠離危險,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只有各方攜手合作,共同編織起一道嚴密的安全防護網,才能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遠離“死亡游戲”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