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度的全球環保盛事——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的尾聲,一場聚焦于“綠色低碳發展 天津行動”的主題邊會于11月21日成功舉辦。會上,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天排所)攜手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共同揭曉了一項旨在推動林業碳匯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高質量林業碳匯DMRV服務平臺。
該平臺深度融合了尖端科技,包括遙感技術、空天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分析手段,實現了多項關鍵技術突破。例如,通過長時序遙感技術精確判定碳匯基準年,運用AI技術智能識別碳匯空間邊界,以及空天地一體化樣方碳參數的高效調查與精準計量。這些技術的集成應用,為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造林碳匯項目的開發與審核,提供了包括長時序高分辨率影像、近實時智能地類分析、在線碳層劃分、監測樣點科學選取及碳匯潛力深度評估在內的全方位服務。
天排所總經理李天在會上深入闡述了該平臺的獨特價值。他強調,科技創新是推動林業碳匯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對于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該平臺緊密貼合方法學要求與市場需求,顯著提升了造林碳匯項目的效率、透明度及可靠性,為高質量林業碳匯項目的開發與管理提供了一套系統化、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該平臺通過集成高性能并行計算、遙感大數據分布式存儲、人工智能及3D WebGIS等先進技術,大幅提高了林業碳匯開發過程中項目邊界劃定、造林時間確認、土地用途識別及碳層分類等核心環節的透明度和精確度,實現了開發流程的智能化升級。同時,平臺還提供了審查指導及遙感數據管理優化服務,有效增強了碳匯項目第三方審核與評估的效率,降低了相關風險,滿足了自愿碳市場對高質量碳信用的迫切需求。
回顧今年5月,天排所與空天院已建立起深度的合作機制,共同打造“雙碳”高質量發展技術研發中心,致力于培養創新型“雙碳”科研人才,推動技術創新與“雙碳”目標的深度融合,攜手引領社會向綠色低碳的轉型之路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