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油在京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發布會,主題聚焦于“AI 領航,智繪能源”,隆重揭曉了與中國移動、華為及科大訊飛攜手打造的昆侖大模型最新建設成果。此次發布的昆侖大模型,其參數規模已躍升至700億,展示了43項專業與通用應用的創新實踐。
昆侖大模型在行業領域的突破尤為顯著。其語言模型參數從先前的330億大幅升級,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視覺識別、模態交互及科學計算等專業能力均實現了質的飛躍。特別是在視覺模型方面,通過新增的巖石識別功能,地質研究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新訓練的160億參數模態大模型,為人、車、生活等營銷與服務業務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文、圖、音模態交互體驗。
在專業領域,昆侖大模型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我國首個勘探全領域專業大模型在此次發布會上亮相,該模型涵蓋了地震處理、地震解釋及測井處理解釋三大專業領域,相較于傳統方法,其在泛化性、精度等方面均實現了顯著提升,為勘探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高效。
在場景應用方面,昆侖大模型根據實際需求構建了21個場景大模型,每個場景大模型均支持一類應用場景下的多種應用。同時,昆侖大模型還建立了場景數據集回流機制,通過定期將場景語料匯聚到專業、行業數據集,逐步提升了專業、行業大模型的能力,并有效減少了場景大模型的數量,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中國石油在數據資源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他們構建了超過280TB的高質量數據集,并研發了集團公司集中統一的AI中臺,實現了算力、模型、應用的統一管理和協同調度,進一步提升了AI技術的應用效率和效果。
昆侖大模型作為中國能源化工行業首個通過備案的大模型,自今年5月正式啟動建設以來,僅用了3個月時間就實現了參數量級從0到330億的跨越。如今,其參數規模已進一步升級至700億,標志著中國在能源化工行業AI技術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發布會上,中國石油還展示了昆侖大模型在多個領域的應用案例,包括智能勘探、智能生產、智能銷售等,充分展現了AI技術在能源化工行業中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此次昆侖大模型的發布,不僅是中國石油在AI技術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中國能源化工行業向智能化轉型的重要里程碑。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相信昆侖大模型將在未來為能源化工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同時,昆侖大模型的成功也為中國石油等能源化工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即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擁抱新技術,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