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科學技術獎(簡稱“CSIG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由騰訊優圖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榮旗工業科技、寧德時代聯合打造的「亞微米級工業視覺智能檢測技術及應用」項目,憑借技術創新與行業落地的卓越表現,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作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重要獎項,CSIG科學技術獎旨在表彰在相關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成果。該項目因在工業視覺智能檢測領域的高難度技術攻關、原創性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方面的表現,受到評審專家一致認可,評審委員會評價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創新突破,實現工業質檢核心能力提升
在智能制造領域,工業質檢對效率與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技術難以滿足生產線亞微米級缺陷檢測的需求。騰訊優圖實驗室聯合多方團隊,通過技術攻堅,成功打造了一套具備“看得清、識得準、部署快”能力的亞微米級工業視覺智能檢測技術與系統。
首先,系統突破了亞微米級細微缺陷快速成像難題。項目團隊研發了動態自適應多變焦高速成像技術和蝶式結構復原算法,成功構建國內首套工業亞微米級軟硬一體化2D與2.5D成像系統,實現了生產線細微缺陷的高效、精準成像。
其次,系統實現了超高精度的視覺檢測能力。面對缺陷種類多樣、小樣本數據和噪點干擾的挑戰,團隊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算法,包括小樣本學習、帶噪學習與跨模態弱監督方法,大幅提升了檢測精度,降低了漏檢率和誤檢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最后,系統還高效適配了多種工業場景需求。針對工業產線復雜多樣的特點,項目提出跨場景缺陷持續學習與域遷移方法,并開發了工業質檢平臺TIAOI。通過平臺內置的標準化模型封裝和快速部署,該技術適配了從材料到整體部件的多場景質檢需求,為工業智能質檢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技術保障。
成果落地,助力高端制造智能化升級
目前,該系統方案已經在工業生產中實現了規模化應用。覆蓋20多個細分領域,年交付超過200套外觀檢測系統;累計完成超過2000萬件產品檢測,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幫助企業每年節省上千萬元檢測成本,實現質檢流程的全面自動化與智能化。此外,騰訊優圖還攜手多方合作伙伴,構建了多場景外觀檢測解決方案,持續為企業降本增效,助力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
未來,騰訊云將繼續在工業質檢領域深耕,通過大模型、無監督學習等前沿技術的結合,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同時,將進一步拓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場景,為包括金融、傳媒、文旅等千行百業在內的更多領域提供高效、精準的解決方案,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數字經濟建設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