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7日消息,蘋果新款iPhone 16自9月10日發布以來,市場反響褒貶不一,其AI功能尤為受到關注。盡管被譽為“首款為AI而生”的手機,但iPhone 16的AI服務Apple Intelligence卻未同步上線,引發外界諸多討論。
iPhone 16全系標配A18芯片與8GB RAM,硬件性能顯著提升,然而新增的拍照按鍵設計卻遭到部分用戶質疑,認為其實際效用有限。在此背景下,市場對于iPhone 16的銷量前景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市場研究機構指出,iPhone 16因AI功能的加持而銷量大漲,尤其在高端市場表現出色。然而,也有聲音認為,iPhone 16缺乏足夠的創新點,銷量并未達到預期水平。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對iPhone 16的市場表現持保留態度。他預測,iPhone 16系列首周末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尤其是iPhone 16 Pro系列的銷量低于市場預期。盡管如此,高價位的iPhone 16 Pro Max仍受到消費者青睞,占據市場較大份額。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則顯示,iPhone 16系列的平均交貨時間明顯縮短,這可能意味著市場需求并未如預期般旺盛。然而,也有分析師對此持不同看法,認為供應鏈中斷等因素影響了去年iPhone 15的交貨時間,因此不應過度解讀這一數據。
在中國市場,iPhone 16面臨著來自華為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盡管華為新旗艦Mate70的發布時間有所延遲,為iPhone 16提供了短暫的“獨秀期”,但市場仍對iPhone 16在中國市場的長期表現保持謹慎態度。
AI功能作為iPhone 16的核心賣點之一,其實際價值和應用場景仍待市場進一步驗證。蘋果CEO蒂姆·庫克曾表示,iPhone 16標志著AI新時代的開始,然而外界對于AI在手機上的實際應用仍存在諸多疑問。
總體來看,iPhone 16的市場表現仍充滿變數。盡管硬件性能有所提升,但AI服務的缺席以及部分設計上的爭議可能影響其銷量。未來,蘋果需進一步明確AI在手機上的應用方向,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iPhone16# #蘋果# #AI功能# #市場表現# #華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