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24日消息,人工智能(AI)已成為科技行業的焦點,吸引著全球研究人員的目光。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排名前2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中,中國占據了顯著的位置,高達47%,而韓國則僅占2%。這一數據凸顯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勁實力。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芝加哥大學保爾森研究所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教育和基礎設施投資取得了顯著成果。自2018年以來,中國大學已增加了2000多個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這一積極擴張旨在培養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并構建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頂尖學府在這一戰略中發揮著核心作用,提供實踐性強、與產業緊密結合的教育資源。
除了教育方面的努力,中國還在大力投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據報道,中國每年撥款高達4000億元人民幣,在八個地區建設國家數據中心,以推動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這一龐大的投資規模將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并加速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這些努力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保爾森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排名前2%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中,有26%來自中國,幾乎與美國持平。當將范圍擴大到排名前20%的研究人員時,中國的占比更是高達47%,顯示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大實力。相比之下,韓國的份額僅為2%,與中國形成鮮明對比。
這一數據的公布再次證明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并顯示出中國在該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隨著全球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視和投入不斷增加,各國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中國通過持續的教育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政策支持,已經在這一關鍵領域樹立了高標準,挑戰著其他國家的步伐。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將繼續在人工智能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引領全球科技創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