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3日消息,隨著2024年進入下半年,持續兩年的價格戰逐漸顯現出疲態。各大平臺似乎同時意識到,價格戰不能無休止地進行下去。
當幾乎所有平臺和直播間都高呼低價口號時,商品價格的趨同已成為不可回避的趨勢。畢竟,要持續壓低價格至極限,最終還需成本說了算。
實際上,如果A廠家能成為B平臺的供應商,那么同樣也能成為C平臺的供應商。既然某平臺能找到產業帶和原產地,其他平臺也能做到。眼下,不少人總結認為電商已經卷不動了,這在某種程度上正源于此。許多平臺的商品在優惠力度上開始不相上下,某些品類更是幾乎降至無法再降。
價格戰已至極限,電商行業亟需新的風向標。電商們早已嗅到了這一信號——在普遍卷低價的環境下,消費者對購買過程中的商家服務感知力顯著提升。
據艾瑞咨詢《2023年中國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網購用戶對退換貨便捷性的關注度從2020年的第七名躍升至第三名,占比高達47.3%。這意味著,除了低價,消費者開始更加關注消費體驗。因此,電商們在努力卷價格的同時,也在卷服務,這成為了2024年電商發展的主要方向。
隨著財報季的到來,電商們交出的成績單上,“用戶”二字成為了關鍵中的關鍵。阿里成績單中,88VIP會員業務的爆炸式增長尤為引人注目;京東財報則明確提出持續鞏固用戶體驗的核心優勢,并將用戶數的購買頻次雙位數增長放在了財報的最顯眼位置;相比之下,沒有體量規模優勢的唯品會,能夠在激烈競爭下保持穩健,同樣是因為穩住了用戶。財報顯示,唯品會的SVIP活躍用戶再次增長11%,貢獻了線上47%的消費,這在電商行業中是最高比例,格外顯眼。
電商們重視用戶,最根本的就是看重用戶體驗。當前,從阿里到京東再到唯品會,電商們普遍在加碼電商服務。例如,阿里上線了先用后付、僅退款服務;京東推出了“晚發賠”“不好吃包退”服務;唯品會則提供了“免費上門退換貨”等服務。服務的不斷推出,使得卷服務成為了電商的標配。有人說,服務不是銷售的結束,而是銷售真正的開始。電商們當下無疑正在踐行這一點。他們普遍明白,純低價只是一時的策略,好貨好價好服務才是長遠之計。好服務帶來的不僅是流量,還有高頻的復購。用戶、消費頻次以及營收規模都會得到提升。在好貨好價之外,服務好用戶,才能擁抱更多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