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22日消息,寶馬中國近日公布了一項新策略,決定自7月起通過主動減少銷售量以穩定市場價格。此舉顯示出,在激烈的價格戰背景下,寶馬更注重維護品牌形象與經銷商利益,而非單純追求銷量提升。據寶馬集團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數據顯示,該集團在中國市場售出了37.59萬輛寶馬和MINI新車,同比微降4.2%。今年第二季度,寶馬在中國的銷量為18.85萬輛,同比減少4.7%。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寶馬此次的策略調整旨在緩解經銷商面臨的銷售壓力,優化業務質量,并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購車體驗。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市場環境下,部分寶馬經銷商因虧損而備受壓力,這無疑對寶馬的品牌形象和客戶滿意度造成了影響。為此,寶馬中國決定通過減少銷量,優化銷售模式,確保經銷商的盈利能力與服務品質,從而實現更為可持續的市場發展。
寶馬公司進一步指出,下半年的工作重心將轉向提升業務質量,這包括提高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等多個方面。同時,寶馬也將強化與經銷商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共同推動業務的穩健發展。減少銷量并不意味著寶馬將放棄市場份額,而是通過業務模式的創新與優化,提升經銷商的盈利能力與服務水平。
此外,寶馬還計劃繼續增加對新能源車型的投入,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環保與節能車型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然而,新策略的實施效果尚待觀察,特別是其對經銷商銷售壓力的緩解程度。
另一方面,近期有多家媒體報道指出,全國范圍內有多個寶馬4S店在消費者提車時要求額外加價,甚至拒絕履行已簽訂的購車合同。消費者反映,在5月底至6月期間,他們與各地寶馬4S店簽署了購車合同并支付了定金,但在7月提車時卻被告知需要額外支付3萬元才能提車,涉及的車型主要包括i3、ix3和3系。
對此,寶馬中國已經注意到相關報道,并在內部展開了初步調查。寶馬強調,這些案例均屬個別情況,具體情況各有不同。同時,寶馬表示將積極與涉事經銷商溝通,敦促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法律專家指出,4S店的行為已涉嫌違法。購車合同具有法律效力,4S店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交付車輛,不得擅自更改合同內容或要求加價。若4S店的行為構成違約,消費者有權依法維權,包括要求按合同交付車輛、退還定金及賠償損失等。
此事件已引起廣泛關注,也提醒汽車經銷商應遵守市場規則和法律法規,誠信經營,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對于受影響的消費者,建議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如協商無果,可尋求法律援助,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