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4日消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又一里程碑時刻,月度滲透率首次超過50%,并在隨后的8月份繼續攀升,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根據乘聯會最新公布的8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達到了53.9%,月銷量首次突破百萬輛大關,具體數值為102.7萬輛,同比大幅增長43.2%,環比亦上升17.0%。而在2024年的前八個月中,新能源車零售總量已達601.6萬輛,同比增長35.3%。
這一顯著增長背后,是中國車企在技術、品牌、服務等多維度的迅速崛起,以及對本土市場與消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電動化趨勢的加速,正逐步削弱燃油車曾擁有的技術壁壘,這一點在各大主流上市車企的2024年半年報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的相關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行業整體營業收入增長超過8%,凈利潤增長更是超過20%。在國內主流車企中,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賽力斯均實現了營收與利潤的雙重增長,而合資車企如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則面臨業績下滑的挑戰。據ITBEAR了解,具體到單車利潤方面,長城汽車位居榜首,其后依次為吉利汽車、理想汽車、比亞迪等,顯示出自主品牌在盈利能力上的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比亞迪在凈利潤與銷量上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其單車利潤僅排名第四,約為8500元,低于長城與吉利。這一反差恰恰反映了比亞迪在追求企業高質量發展與消費者普惠之間找到了良好的平衡點,其中,“技術平權”的產品理念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一理念旨在讓消費者以相對較少的費用,體驗到更先進的技術,其核心在于掌握并應用先進的核心技術,這也是比亞迪長期以來的研發重點。
比亞迪對技術研發的高度重視,從其歷年研發投入與凈利潤的對比中可見一斑。自2011年至今的14年間,比亞迪有13年的研發投入高于凈利潤,有時甚至達到同期凈利潤的幾倍。預計2024年全年,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將達到500億量級。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更是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首次登頂研發費用榜單,成為名副其實的“研發之王”。
通過垂直整合戰略下的技術創新,比亞迪不斷優化產品設計,使其在企業整體利潤、市場規模、產品價格之間找到了穩定的平衡點,推動企業長期處于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狀態。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份自主品牌發展勢頭依然強勁,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63.4%,創歷史新高。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逐步打破傳統中國汽車市場合資暴利壟斷的格局,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是這一轉變的重要推動力。
展望未來,比亞迪在其2024年半年報中預判,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滲透率有望再度突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擴大,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新能源汽車# #月度滲透率# #比亞迪# #技術研發# #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