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2日消息,在8月21日晚間的小米集團第二季度業績會上,小米總裁盧偉冰針對記者提問,明確表示小米集團對中國市場今年的新零售策略將聚焦于再擴張和升級。這一策略涵蓋了對現有小米之家的全面升級,包括店面面積的擴大、地理位置的優化以及生態鏈的豐富。
據業績會透露,小米在第二季度實現了顯著的增長,營收達到889億元,同比增長32%,連續四個季度保持了同環比的正增長態勢。經調整的凈利潤為62億元,同比增長20.1%,維持高位運行。
據ITBEAR了解,小米在多個業務領域均取得了超出市場預期的表現。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實現營收64億元,智能手機業務、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互聯網業務收入分別達到465億元、268億元和83億元。
小米首次公開披露了其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收入情況,該業務在第二季度實現營收64億元。Xiaomi SU7系列新車在第二季度累計交付超過2.7萬輛,6月至7月連續兩個月單月交付量破萬。盧偉冰表示,小米汽車的月交付量已穩定在1萬多臺,且工廠已實施單班生產向雙班生產的改造,這將大幅提升整體產能,使年度交付目標調整為沖刺12萬輛。
小米汽車在銷售網絡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米汽車銷售門店已達87家,覆蓋中國大陸地區30個城市。Xiaomi SU7 Ultra原型車已亮相,并計劃于2024年10月正式參與紐北賽事,挑戰成為紐北最快四門電車的目標。
在技術方面,Xiaomi SU7 Ultra搭載了小米完全自主研發的V8s超級電機,并將全球首次搭載寧德時代第二代麒麟電池,結合小米自研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共同研發出賽道專用高性能電池包,全面提升了電池性能。
盧偉冰強調,小米集團正致力于縮短汽車交付周期,首個汽車工廠已實現規模化生產,未來在降低成本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對于小米汽車業務整體毛利率15.4%的成績,盧偉冰表示滿意,并指出這主要得益于小米自建工廠和對供應鏈的有效管控。
在智能手機領域,小米的表現同樣強勁。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達4220萬臺,同比增長28.1%,業務收入達465億元,同比增長27.1%。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小米在全球市場已連續16個季度穩居前三,市占率達14.6%。
小米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也延續了增長態勢,收入達268億元,同比增長20.3%。部分重點IoT品類市場份額持續擴大,其中小米平板產品全球出貨量同比翻倍增長,排名全球前五。同時,小米互聯網業務收入達83億元,創歷史新高。
在AI技術發展的新風潮中,小米堅持用AI全面賦能“人車家全生態”。第二季度,小米研發支出達55億元,同比增長20.7%。手機產品方面,小米升級了小愛同學的多模態識別和理解能力。在智能輔助駕駛方面,小米智駕系統Xiaomi Pilot全系技術自研,支持領先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
談及小米汽車線下銷售服務網絡的鋪開情況,盧偉冰表示,小米汽車的銷售服務網絡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同時注重保證網點的質量以及用戶服務。小米之家作為小米新零售的重要載體,將適配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的戰略。
盧偉冰最后指出,得益于小米之家的改進措施,小米線下市場占有率較去年明顯提升。小米集團對中國市場2024年的新零售定位為再擴張和升級,包括面積升級、位置升級和生態升級,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