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7日消息,均瑤健康近日公布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收與凈利潤均出現下滑,營收為7.56億元,同比下降14%;凈利潤為3476.27萬元,同比下降27.09%。這一趨勢自2020年年報起已持續四年,凈利潤不斷下滑。盡管公司近年來試圖以益生菌業務作為第二增長曲線,但從目前的財報數據來看,該業務尚未對公司業績產生顯著提振作用。
對于營收下降的原因,均瑤健康在財報中解釋為供應鏈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然而,關于凈利潤下滑的具體原因,公司并未在半年報中詳細披露。這一狀況引發了市場的關注和投資者的疑問。
據ITBEAR了解,均瑤健康曾憑借大單品“味動力”的熱銷,以“乳酸菌第一股”的身份登陸A股市場。然而,自2019年起,其乳酸菌飲料營收持續下滑。面對這一困境,均瑤健康近兩年開始將益生菌業務視為新的增長點,并大力布局該賽道,希望以此實現業績的“破圈”。
然而,從財報數據來看,均瑤健康的益生菌業務并未如預期般迅速崛起。盡管公司表示益生菌業務是公司驅動價值增長的重要領域,并深入推進益生菌產業鏈一體化布局,但上半年益生菌飲品的收入仍出現下滑,而益生菌食品業務雖有增長,但營收規模較小,對整體業績的貢獻有限。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均瑤健康從乳酸菌轉向益生菌是因為乳酸菌飲品一直下滑。盡管均瑤健康在益生菌食品業務上有所增長,但目前該業務在整體業務中占比不高,體量還很小。同時,他也提醒到,當前益生菌市場發展混亂,門檻低、進入者多,各種產品充斥市場,良莠不齊。
在渠道發展方面,均瑤健康表示需要不斷拓展新的銷售渠道以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然而,上半年電商渠道收入卻下滑了48.87%,營收占比近七成的華東市場也下滑了19.42%。這一狀況被業內視為均瑤健康在市場推廣上存在不力的情況。
有投資者對均瑤健康的廣告費用提出質疑,認為如此高的費用并未帶來相應的市場效果。財報數據顯示,均瑤健康上半年銷售費用高達9463萬元,其中廣告宣傳促銷費3274萬元。然而,從線上平臺的銷售情況來看,均瑤健康的益生菌產品與其他品牌相比并無明顯優勢。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均瑤健康線上電商收入下滑主要是產品定位問題。益生菌產品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群體中,但均瑤健康的核心市場一直在三、四、五線城市,定位錯位導致渠道差異。此外,朱丹蓬還指出,均瑤健康整個產品體系嚴重老化,跟不上新生代的消費節奏,這也是其益生菌業務未能對公司業績產生顯著提振作用的重要原因。
對于上述問題及質疑,記者嘗試聯系均瑤健康董秘及證代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