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2日消息,國際原油市場近日遭遇重大挫折,布倫特原油與WTI原油價格均跌破70美元重要關口。布倫特原油更是自2021年12月以來,首次觸及這一低價水平,凸顯出市場對原油供應過剩的深度憂慮。
OPEC在最新報告中下調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預示著未來需求可能不如先前預期強勁。同時,“OPEC+”產油國聯盟的決定推遲了部分恢復生產的計劃,這可能進一步推高原油供應量,對油價構成更大的下行壓力。
據ITBEAR了解,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博弈日趨激烈。美國宏觀經濟數據的不佳表現,以及對伊朗的新制裁措施,均對原油市場的穩定性造成了沖擊。盡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市場普遍認為當前原油供應依然偏緊。
國內市場上,受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影響,中國三大石油公司——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和中國石油的股價也出現了顯著下跌,反映出投資者對國內油企未來盈利能力的擔憂。
然而,與國際油價下行趨勢不同的是,國內成品油價格卻呈現上漲態勢。這主要歸因于上半年國內油氣需求雖有所下降,但成品油消費量仍維持在一定水平,加之原油平均實現價格的上升。
展望未來,油價走勢仍充滿變數。分析人士指出,在缺乏明確解決方案以應對供應過剩問題的情況下,紐約原油價格存在進一步下跌至60美元/桶附近的風險。
對于國內消費者而言,油價波動將直接影響其出行成本。隨著汽油需求淡季的來臨以及新能源對傳統汽油消費的持續沖擊,預計未來汽油價格將呈下行趨勢。這意味著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和國慶假期期間,民眾有望享受到更低的出行成本。
關鍵詞:#原油市場# #油價波動# #供需關系# #OPEC決策# #國內油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