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3日消息,餐飲行業競爭白熱化,門店數量激增引發市場擔憂。隨著大量創業者涌入,全國餐廳門店已超900萬家,人均餐廳保有量竟是美國的三倍之多。然而,消費者群體并未能支撐起如此龐大的餐飲市場,供需失衡問題日益凸顯。
據ITBEAR了解,2023年餐飲行業迎來開店高潮,新增注冊商戶高達318萬家。盡管注吊銷數量也達到139萬家,但行業供給仍在持續增長。進入2024年,這一趨勢并未得到緩解。數據顯示,僅上半年國內餐飲相關企業新注冊量就已達到134.7萬家,接近前年全年水平。這意味著,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仍有大量創業者選擇進軍餐飲業。
然而,粗放式的開店模式和缺乏精細化運營導致許多餐飲門店難以維持。浙商證券的報告顯示,各餐飲賽道多個品牌均呈現客單價下滑趨勢,部分品牌下滑幅度甚至達到雙位數。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餐飲門店的存活率自然不容樂觀。據統計,2023年國內餐飲門店關店率高達56%,許多門店難以存活超過一年。
與此同時,中國餐飲連鎖化程度低、門店精細化運營不足的問題也浮出水面。相較于美國60%的餐飲連鎖化率,中國市場的連鎖化率明顯偏低。這不僅影響了餐飲行業的整體效率,也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不少行業人士呼吁餐飲業者轉變經營策略。從盲目追求門店數量轉向注重門店質量和精細化運營,以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全球餐飲連鎖化、標準化的大趨勢下,國內餐飲市場亟需探索適合自己的轉型路徑。
綜上所述,餐飲行業的競爭已經趨于白熱化,市場供需失衡、客單價下滑、門店存活率低等問題亟待解決。未來,只有那些能夠緊跟市場趨勢、注重精細化運營的餐飲業者才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餐飲行業競爭# #門店數量激增# #供需失衡# #客單價下滑# #精細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