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大眾集團近期面臨嚴峻挑戰,隨著管理層與工會之間談判的破裂,工會宣布可能從12月1日起舉行罷工。工會不僅反對裁員計劃,還要求為產業工人加薪7%,但這一要求被管理層拒絕。雙方的分歧焦點在于如何實現大幅降本,管理層傾向于關廠裁員,而工會則認為工人不應承擔管理層決策失誤的后果。
大眾集團CEO奧博穆的雙重身份也備受質疑。投資者們要求他放棄保時捷CEO的職位,認為他無法同時勝任兩個重要職位。自兩年前接替迪斯成為大眾集團CEO以來,奧博穆一直同時擔任保時捷的首席執行官,這一雙重角色曾多次受到投資者和分析師的批評。
奧博穆為自己的雙重身份進行了辯護,聲稱這一角色有助于他為整個集團做出更好的戰略決策。然而,許多投資者仍呼吁他專注于一個職位,尤其是在他與工會主席卡瓦洛之間的斗爭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工會在大眾監事會中占有一半的席位,這使得奧博穆的處境更加艱難。
大眾集團的經營業績也面臨下滑壓力。在三個月內第二次下調年度業績預期后,大眾表示2024年的營業利潤率約為5.6%,低于之前預測的6.5%至7%。歐洲汽車需求下滑以及中國品牌的崛起被認為是導致這一局面的兩大原因。保時捷也下調了盈利預期,稅后利潤預計為24億歐元至44億歐元。
電動汽車銷量增長放緩對全球汽車行業造成沖擊,對德國汽車集團的影響尤為顯著。根據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歐盟8月份電動汽車新注冊量較上年同期下降44%,其中德國下降69%。這一趨勢使得柏林正在討論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刺激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