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長安汽車與賽力斯近期各自斥資115億元,分別獲取了華為引望平臺10%的股權,標志著華為在汽車產業智能化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然而,這一動作并未如預期般提振兩家公司的股價,反而引發了市場的擔憂。
8月23日,賽力斯董事長張興海與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深圳簽署了合作協議,緊隨其后的8月20日,長安汽車也以阿維塔科技的名義,與華為達成了同樣的股權交易。這一連串的動作,本應預示著華為車BU的盈利前景,但市場反應卻頗為冷淡。
盡管賽力斯此前因與華為的合作,股價一度飆升破百元,市值突破千億元大關,但此次入股引望后,兩家公司的股價均出現下滑。長安汽車在簽約當日股價大跌4.3%,此后幾個交易日也未能挽回頹勢,市值較8月19日蒸發超130億元。賽力斯的股價同樣遭遇連跌,市值蒸發超70億元。
市場分析認為,大盤走勢的拖累或是原因之一,但投資者對長安汽車和賽力斯的深層擔憂也不容忽視。長安汽車此前曾計劃收購引望40%的股權,但最終僅獲得10%,這一落差可能讓投資者感到失望。同時,長安汽車自身銷量表現和財務業績的不佳,以及汽車整體市場環境的嚴峻,也加劇了市場的擔憂。
不過,對于中國汽車產業而言,長安汽車和賽力斯的這一舉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它們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了一個勇闖世界汽車市場的平臺和“帶頭大哥”,有望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進步升級。未來,更多汽車業上市公司可能會投資引望或采用其提供的技術,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