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25日消息,近日,一位前蘋果員工Ashley Gjovik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關注。她聲稱,由于蘋果公司工廠泄露的有機化學品,她曾在2020年幾乎喪命。這一指控不僅揭示了蘋果生產環節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也引發了公眾對科技巨頭環保責任和企業道德的深思。
Gjovik在Mastodon平臺上詳細描述了她的經歷。她表示,在2020年,她的家中發生了不明工業化學品的泄露,導致她險些喪命。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她發現這些有毒廢料竟然來自她所工作的蘋果公司的一家秘密芯片制造廠。更令人震驚的是,她所在的蘋果辦公樓竟然位于一個曾被污染的“超級基金場地”上,這讓她對工作環境的安全性產生了嚴重質疑。
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公眾利益,Gjovik勇敢地向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進行了舉報。EPA隨后對蘋果公司位于圣克拉拉的工廠進行了突擊檢查,并發布了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蘋果公司存在多項潛在的違規行為,包括危險廢物的處理不當、商品標簽和日期記錄錯誤等。其中,一個1700加侖的CRA危險廢物溶劑罐未按照相關法規進行追蹤和管理,成為了此次檢查中發現的最嚴重問題之一。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盡管EPA在報告中指出部分問題已得到糾正,但仍有約一半的潛在違規行為尚未解決。這不禁讓人對蘋果公司的環保責任和企業道德產生質疑。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是否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環保義務?
Gjovik在2021年因泄露公司知識產權被蘋果解雇。她堅稱這是公司對她在AppleToo運動中發聲的報復行為。然而,她仍然表示,如果蘋果公司邀請她回歸,她會考慮重新加入。這一表態無疑展現了她對蘋果公司的復雜情感和對正義的追求。
Gjovik的勇敢舉報和EPA的及時調查,讓我們看到了公眾對環保和企業道德的日益關注。在這個信息透明的時代,任何企業都應該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道德準則,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環保義務。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