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7月18日消息,近日中國市場上的汽車價格戰似乎正逐漸落幕。繼寶馬、奔馳、奧迪等豪華品牌宣布退出價格戰之后,多個合資品牌也開始調整銷售策略。
據國內媒體報道,大眾、豐田、本田以及沃爾沃等知名汽車制造商已決定從7月起調整其在中國市場的終端政策。這些品牌將降低終端優惠力度,甚至可能不再進一步降價,標志著汽車行業長期的價格戰可能即將結束。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一些品牌的經銷商,包括日產、奔馳和奧迪等,雖然尚未收到品牌方關于調價的正式通知,但他們表示將根據市場動態靈活調整價格策略,并對“減量穩價”策略持積極態度。目前,廣汽豐田的7月促銷活動仍在火熱進行中,但經銷商透露,這些優惠活動將在7月結束后停止。
上汽大眾經銷商預測,到8月份,汽車價格可能會有所回升。然而,他們也提醒消費者,8月底即將在成都舉行的車展可能會推出一系列新的優惠活動。
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顏偉分析,比亞迪此前采取的“以價換量”策略導致了新車價格的螺旋式下降。然而,現在上汽通用、本田、豐田和日產等品牌已經“卷不動”了,市場競爭的焦點可能會轉移到一汽大眾等實力雄厚的品牌上。他進一步指出,哪家車企能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目前尚難以預料。
乘聯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降價車型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與此同時,隨著碳酸鋰價格穩定在約9萬元/噸的水平,電池成本已顯著降低,電動汽車的降價空間也因此消失。
在燃油車方面,由于5月份燃油車的降價幅度已經達到了19.7%的歷史高位,再加上6月份的進一步降價,許多燃油車的毛利率可能已經降至負值。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高度集中,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已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