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0日消息,在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會的“邁向智慧教育的數字化轉型”論壇上,網龍公司推出了一項重大成果——“最美教學資源顆粒——光合作用”(簡稱“最美顆粒”),并在會上進行了首次發布。
這項創新成果是網龍與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深度合作的產物,標志著下一代教育資源概念模型的誕生。近年來,隨著大數據、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資源的智能化改造獲得了強大的推動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最美顆粒”應運而生,它融合了知識圖譜與人工智能大模型、學習者模型和教學策略模型,為教育資源的智能化改造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據ITBEAR了解,“最美顆粒”由網龍智慧教育產品“未來實驗”團隊傾力打造,他們運用了3D教育引擎技術、AI自動化生產工具等先進技術,并得到了學科專家與一線名師的鼎力相助。這一創新成果強調“互動式教學、沉浸式學習”的教學需求,構建了一個更為普適的教學策略模型。
“未來實驗”是網龍針對K12學科推出的一款智慧教育類產品,它顛覆了傳統“授受式”的教育方法,轉變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可互動、可探究、情景式的學習形式,讓知識點更加直觀、具象、易懂,幫助學習者能夠更高效、自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同時,在AI的幫助下,學習者還可以智能地調整學習進度和學習計劃,實現個性化學習。
網龍副總裁陳長杰表示,“最美顆粒”的發布將進一步為“未來實驗”賦能,提升教育效果。它將借助XR、VR、AR、MR等技術,重新定義智慧學習環境,營造更具沉浸式的教、學體驗。同時,利用數據流獲取不同學習情景中的關鍵數據,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實現以大數據為導向的智能教育決策。此外,“最美顆粒”還將打破時空限制,提升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水平,助力教育公平。
陳長杰還透露了網龍的未來計劃,他們將以“最美顆粒”的標準,運用AI自動化生產技術,對K12階段的140萬個學習目標進行全面升級。同時,建立支持AI識別的生產規則庫,根據規則自動匹配不同的生產方式,串聯所有生產步驟和流程。屆時,AI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動生成素材、自動剪輯合并,制作出3D角色授課的動畫視頻。
談及“最美顆粒”對教育的意義時,陳長杰強調它將為“未來實驗”賦能,讓學習者更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打破時空限制,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帶來沉浸式的體驗;實現以大數據為導向的智能教育決策方式。同時,“未來實驗”及為其賦能的“最美顆粒”都將作為網龍EDA的重要組成部分,為EDA教育共創提供范本。
陳長杰最后表示:“我們期待通過教育研究、課件生產和創新教育實踐,構建全球教育命運共同體,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皆可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元宇宙空間中開展教與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