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這家在中國享有盛譽的連鎖火鍋品牌,正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大力拓展其海外業務。特別是在美國,海底撈看到了吸引新顧客群體的巨大機會,這主要歸因于本土市場餐飲支出的減少。
據ITBEAR了解,海底撈海外業務的首席執行官楊麗娟近日在新加坡透露,公司計劃最快明年在紐約和洛杉磯增設多家門店。她認為,美國市場具有“全球范圍內最大的增長潛力”。
“海外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并未看到任何發展上限或制約因素。”楊麗娟表示,“我們將采取漸進策略,逐步培育并拓展這一市場。”
海底撈的國際化布局已初具規模,其餐廳遍布全球多個知名地段,包括倫敦的皮卡迪利廣場、迪拜的購物中心,以及新加坡的濱海灣金沙。面對國內餐飲市場的日益飽和與激烈競爭,海底撈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以尋求新的增長點。
與此同時,其他中國餐飲品牌如蜜雪冰城和喜茶等也在積極布局國際市場,特別是在東南亞和西方國家。這些品牌希望通過拓展海外市場,來彌補國內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在中國市場的擴張步伐已有所放緩。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底撈曾遭遇嚴重虧損。截至今年六月底,海底撈在中國大陸關閉了39家門店,占總門店數的約3%。
在國際市場上,海底撈長期以來主要依賴華人社區。然而,為了實現更廣泛的發展,品牌需要吸引更多非華人顧客,包括那些對火鍋文化不甚了解的消費者。為此,楊麗娟表示,公司將調整部分海外門店的菜單,以更好地迎合當地消費者的口味。例如,在東南亞國家,海底撈計劃試運營清真食品,以滿足當地大量穆斯林人口的需求。
展望未來,海底撈有意將業務進一步拓展至更遠的市場,如瑞士、德國、西班牙和法國等。盡管楊麗娟未給出具體的時間表,但這一計劃顯示了海底撈對海外市場發展的雄心壯志。
在資本市場方面,海底撈的香港上市股票以及海底撈國際在今年上半年均有所上漲,得益于市場對中國經濟政策支持的預期。然而,截至本周二,海底撈國際自2024年初以來的股價已下跌13.2%。盡管如此,海底撈旗下負責海外業務的Super Hi股價仍上漲了10.7%,表明投資者對其海外擴張策略保持信心。今年早些時候,Super Hi已成功在美國上市。
楊麗娟于今年六月被任命為負責海底撈海外業務的Super Hi首席執行官。她在海底撈擁有數十年的豐富經歷,從一名普通服務員成長為品牌國內業務負責人,并在推動海底撈海外業務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海底撈# #海外擴張# #美國市場# #餐飲品牌# #國際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