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世界視力報告》中就提到:我國目前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學生近視比例為45.7%,初中生74.4%,而到了高中,更是直線上升至83.3%。
2020年疫情時,孩子們在家上了大半年網課,結果……2020年的下半年,教育部發布了一組“更嚇人”的數據:近視率半年增加了11.7%。
不得不說,現在小孩子近視的人數,真的超乎我們的想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偷走了孩子的視力呢?
很多家長說:不良的看書習慣、長時間不科學用眼……還有人說:“遺傳。小小年紀近視,一定是遺傳父母近視。”
麥迪格眼科醫院眼科專家表示,這種想法很片面!
首先,近視是有遺傳傾向的,尤其是高度近視(≥600度),大概率存在于父母都高度近視的家庭。
也就是說,除非父母雙方高度近視,那孩子才會大概率遺傳近視。父母不是高度近視,遺傳近視概率<10%。絕大多數孩子近視都是因為“后天導致”的。
第一、別把電子產品當“哄娃神器”。
麥迪格眼科專家表示,他曾經接診過一個6歲的小朋友,確診近視500度,眼軸長度超過成人水平。孩子爸爸特別震驚:我們父母都沒有近視,孩子才上一年級,哪來的近視?后來發現,爸爸特別喜歡玩手機游戲,常常當著孩子面毫無節制地玩。于是,孩子也玩起了手機,毫無節制。
國家衛生健康委眼視光研究中心的眼科專家曾做過實驗。他們找到一組孩子分別看1個小時的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電腦、紙質書、電視,再來比較對眼睛的危害。
結果發現,手機對眼睛影響最大!玩一個小時手機,眼睛度數暫時加深100度!
第二、別用眼過久
有家長問:有時候不得不讓孩子用手機,比如出門怕聯系不上啊……其實,電子產品不一定是洪水猛獸,長時間玩才是!
專家還做了另外一組試驗,同樣是看1小時,但中間間歇休息一段時間,結果發現,影響變小了很多。對眼睛造成傷害的不是電子產品本身,而是一次持續使用的時間太長。
之前,楊迪上醫院看眼疾的視頻上了熱搜。原來,他的左眼眼瞼板腺消失了,醫生說:“這跟50歲的眼睛一樣,已經沒救了,一定要做手術?!睏畹蠁?,是否能通過自身的調理進行保守治療?醫生說:“想要通過調理徹底好,不可能!”
而造成如今這個惡果的,就是因為他“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比玩手機更容易致近視的,是長時間玩手機。所以,麥迪格眼科醫院專家建議,5歲以下的孩子,盡量不玩電子產品;小學生玩電子產品,單次不超過15分鐘,一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如果要用電子產品學習,建議每半小時,休息遠眺10分鐘。
第三、別吃甜食
成都一個20多歲的女孩,近視高達1500度。罪魁禍首,是攝入過量甜食。她不僅從小喜歡吃甜食,就連來醫院做手術,包里也裝滿了喜愛的甜食。別以為甜食和視力無關。事實上,減少孩子甜食的攝入,能預防近視!
吃過多甜食,需要更多維生素 B1來代謝,用于維持眼睛的B1就少了,神經會營養不良。甜食在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造成血鈣減少,進而讓眼球壁變軟。慢慢地,就容易導致近視。
除了少吃糖,還可以多吃些有利于“視力保護”的食物。比如富含鈣和葉黃素的食物:牛奶、雞蛋、豆類、海鮮、獼猴桃、藍莓、紫甘藍、菠菜等。
第四、別拒絕戶外運動
麥迪格眼科專家講了自己朋友的案例,據介紹,他朋友的孩子才10歲就
查出近視550度。家長非常著急,打電話向專家求助。專家問朋友近視的原因是什么?她回答:主要是看書多,孩子特別喜歡看書,一有空就看書……中途專家幾次插話“平時戶外運動和體育運動多不多?”朋友都沒在意。
最后,朋友終于意識到了他的意思,頓了半天,遲疑地反問:“你的意思是,讓她少看書?”
專家說:“不是,愛看書是好習慣,但出門運動,也至關重要?!?/p>
朋友若有所悟,后來報了網球班和孩子一起練,同時找專家幫忙驗配了麥迪格角膜塑形鏡。一年過后,孩子視力逐漸矯正回了1.0,學習成績比之前還更好了。
研究發現,每天在戶外活動: 3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只有0.8%; 1小時的孩子,近視率3%;半小時的孩子,近視率是24%。
陽光能促進身體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會抑制眼球增長。運動時眼肌運動,增加了眼球靈活性。
多做戶外運動,接觸陽光每天累計2小時以上,或者每周累計到10小時以上,不僅有效護眼 ,還能促進孩子專注力!
第五、別開夜燈睡覺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療中心做過一個近視的實驗,專家對479名0-16歲的孩子做分組調查,結果發現:開燈睡覺的孩子,近視風險顯著增高!
寶寶2歲前如果睡在黑暗的房間里,近視比例是10%;睡在開小夜燈的房間,近視比例是34%;睡在開大燈的房間,近視比例是55%。
雖然有的孩子喜歡開著小夜燈睡覺,但父母還是要給孩子關掉夜燈,讓房間完全黑暗。這樣可以有效保護視力,還能提升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