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5日消息,合盛硅業,作為我國硅基新材料行業的佼佼者,近期在業績與市場布局上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面對上半年工業硅、有機硅和多晶硅市場價格的承壓,公司依然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長,規模擴大至132.72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9.78億元,彰顯了其穩健的經營實力。
在9月19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合盛硅業的高層對于公司中長期的營收和利潤增長規劃給出了明確的方向。公司總經理羅燁棟表示,公司將繼續以“穩生產抓管理”為主線,堅持“降本增效”的宗旨,并致力于“增強上游、延伸下游、完善產業配套和能源補鏈”的戰略方針,以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據ITBEAR了解,合盛硅業是行業內少數能同時生產工業硅、有機硅和多晶硅并形成協同效應的企業之一。其擁有龐大的產能,包括122萬噸/年的工業硅產能、173萬噸/年的有機硅單體產能以及5萬噸/年的多晶硅產能。憑借在能源資源端的規劃布局及產業鏈一體化的協同優勢,公司持續進行降本增效,使得工業硅成本有所下降。
合盛硅業在光伏新能源產業鏈一體化方面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公司通過利用上游原材料、能源等領域的優勢,形成了一個規模成本、交易成本、組織成本領先的全球供應鏈服務。此外,公司還在強鏈、延鏈、補鏈上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研發并實現了光伏組件配套邊框密封用硅酮密封膠、電池片封裝用液體硅橡膠等產品的產業化。
面對硅產業不同領域出現的階段性產能過剩和市場的周期性低迷狀態,合盛硅業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隨著國家綠色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硅作為“硅能源”產業鏈最基礎的核心原材料,其發展前景依然廣闊。公司獨立董事趙家生表示,長期來看,工業硅將出現供應結構性調整,整個行業發展也將繼續圍繞生產要素和技術創新開展。
對于后續有機硅的市場行情,合盛硅業總經理羅燁棟提到,隨著有機硅傳統旺季的來臨和下游補庫需求的增加,預計有機硅市場將穩中向上探行。在應對光伏和風電設備的內卷及價格戰方面,公司將通過橫向發展有機硅副產品的深度綜合利用、縱向延伸下游多晶硅光伏全產業鏈、加快硅基新材料研發進度等戰略措施,實現硅基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高效整合,增強企業競爭優勢。
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研發上,合盛硅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已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的全產業鏈核心工藝技術,并突破了關鍵材料和裝備的技術壁壘。其英寸碳化硅襯底已全面量產,晶體良率達90%以上,外延良率穩定在95%以上,處于行業領先位置。此外,公司還在8英寸碳化硅襯底研發方面取得了小批量量產的突破。
為了增強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合盛硅業在2023年底推出了股份回購計劃。截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約821.24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0.69%,已支付的總金額約為4.08億元。
綜上所述,合盛硅業憑借其強大的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持續的技術創新和降本增效措施,在硅產業中保持了領先地位。面對市場的挑戰和機遇,公司正積極布局未來,以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
#合盛硅業# #硅基新材料# #光伏產業鏈# #綠色低碳經濟# #碳化硅材料#